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一讲 晏殊、晏幾道的小词

作者:胡云翼 字数:5722 更新:2025-06-10 14:23:12

在上篇我们说过北宋的小词,承接五代的绪余而发达,臻于极盛的境界。现在我们讲到北宋小词的宗家,晏氏父子——晏殊与晏幾道。

北宋词人,大抵以长词著。如柳耆卿、苏东坡、周邦彦或以“铺叙”见称,或以“豪放”擅名,大都在长词里面表现他们的特色。至于小词的创作,只有晏氏父子、欧阳修、李易安几个人有很好的产品。所以当叙述晏氏的词,很觉稀罕呢!二晏词集里面,原也未尝没有长词,但很少而且没有什么价值。所以我们的叙述,只限于他俩的小词一方面。

晏殊字同叔(谥元献),江西抚州临川人(公元九九一年至公元一〇五五年)。统计他的生平,不能说他是一个文学家,他是一个政客。不过他青年时才名很大,他所以取得政治上的地位,也就是因他的文才,为进身之阶。

《宋史·晏殊列传》云:

核查《宋史·晏殊列传》,原文为:“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殊七岁能文。景德初以神童荐,召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同叔年少才华,早年显达,受人主的特遇,历居显宦要职,官拜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这比起坎坷潦倒、屡遭罢斥的柳耆卿来,真有幸有不幸呢!《宋史·晏殊列传》又有一段记录晏殊之为人及造诣:

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殊性刚简,奉养清俭。……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晚岁,笃学不倦。

可见同叔虽然在政治界很活动,依然书生本色。他著文集二百四十卷。又删次陈以后名家述作,为集选百卷。有《临川集》《紫微集》。但这都不足以名同叔,能够代表同叔文学上的成就的,还是那些自由写成的小词——《珠玉词》。

同叔的词,从五代的小词脱胎而来。尤其是冯延巳,他受延巳词的影响最大。《贡父诗话》云:“元献尤喜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乐府。”但却不是模拟延巳。同叔词自有他的风格,与五代词人作风,都不相同。因为他的生活很丰满,绝不是柳耆卿那样的沦落生涯,他的描写是很优美的,很轻淡的,而不是壮美与深刻的。据同叔自己说,他不会作“拈绒伴伊坐”的词。他的儿子晏叔原也替他父亲吹嘘:“先君平日小词虽多,未尝作妇人语也。”但纵览《珠玉词》,很绮艳轻佻的作品很不少。可知同叔未尝不作情语,未尝不作妇人语,虽然父子都相隐晦。现举几首实地的词例来:

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值千金。恼人天气又春阴!

参见(宋)晏殊《元献遗文》:“为我转回红粉面,向谁分付紫檀心?……” 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台心?有情须殢酒杯深!  (《浣溪沙》)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参见(清)上彊村民选编《宋词三百首》:“紫薇朱槿花残……” 紫薇朱槿初残  ,斜阳却照栏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清平乐》)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踏莎行》)

参见(清)康熙皇帝御定编《御选历代诗余》卷三十九:“明月不谙离恨苦”。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鸾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

这些词里有情语,有妇人语。由这些词看来,可以知道同叔的生活,是如何的优美有诗意。从词中能够看出作者那种十分雍容闲雅的生活态度。虽然作者也不免追思过去,也感发愁怀,不免写几道感伤的小词:

淡淡梳妆薄薄衣,天仙模样好容仪,旧欢前事入颦眉。

参见(宋)晏殊《珠玉词》:“闲役梦魂孤烛暗”。 间役梦魂孤烛暗  ,恨无消息画帘垂,且留双泪说相思!(《浣溪沙》)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采桑子》)

这种“伤春”“愁别”的情绪,是人生普遍的情感、艺术的根源,人人都会有的。同叔不过在富贵里面,故意说几句寒酸话,不是愁人旅客的自诉。而因他的生活安定丰满之故,这点薄膜的愁绪的感觉,也是不容久占于他的心灵的,很容易得着慰安。

秋光向晚,小阁初开宴。林叶殷红犹未遍,雨后青苔满院。

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暮去朝来即老,人生不饮何为?(《清平乐》)

昨日探春消息,湖上绿波平。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

参见(清)康熙皇帝御定编《御选历代诗余》卷十七:“有酒且醉瑶觥”。 有酒且醉瑶珖  ,更何妨檀板新声?谁教杨柳千丝,就中牵系人情。(《相思儿令》)

文学原是生活的表白,只要将生活表现得像真,表现时加上一层艺术美化,就算好词。然如晏同叔的词,只安于自满自足的生活的表白,实在缺乏生活之力。我们虽不主张文学篇篇是写“悲观”,篇篇写“情绪”,同时也喜欢写“乐观”、写“希望”的作品;但是同叔这样一味自满自足地表现,没有内部生命的追求,好像描写一块死去的平面,没有生活的动力了。

参见(宋)晏殊《珠玉词》:“见炉香缥缈”。 绿树莺声老,金井生秋早。不寒不暖,裁衣按曲,天时正好。况兰堂逢著寿筵开,见炉香缥渺  。

组绣呈纤巧,歌舞夸妍妙。玉酒频倾,朱弦翠管,移宫易调。献金杯重叠祝长生,永逍遥奉道。(《连理枝》)

庆生辰,庆生辰是百千春。开雅宴,画堂高会有诸亲。钿函封大国,玉色受丝纶。感皇恩,望九重天上拜尧云。

今朝祝寿,祝寿数比松椿。斟美酒,至心如对月中人。一声檀板动,一炷蕙香焚。祷仙真,愿年年今日喜长新。(《拂霓裳》)

如此的词,读起来很觉酸腐。比较柳耆卿词那种苦闷的缠绵、东坡词那种高旷的情思,自不可同日语。即比较他儿子幾道的词,也是“老凤不及雏凤”呢!

往下讲晏幾道的词。

幾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第七子。他没有晏殊那样在政治上的耀显,官只至监颍昌许田镇。有《小山词》一卷。

《江西通志》载晏幾道“能文章,善持论,尤工乐府。其《小山词》清壮顿挫,见者击节,以为有临淄公风”。这里说幾道有晏殊的风度。晏殊一代老臣禄高位显,世人崇拜他,遂并崇颂其词。殊词固有值得称道之所,若专就词论词,则幾道的词实高出其父一筹。不过幾道词受殊词的影响确实不小,只因二人的个性绝对不同,所以幾道的词风与晏殊不是一样的风格。

议到幾道词,必先谈到幾道的性格是怎样。黄山谷序《小山词集》谓幾道有四痴:“仕宦连蹇,而不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饥寒,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幾道是一个孤洁耿介之士,同时,又是一个抱着赤子之心的真人。这已经具文学者的天性了,加上艺术的天才、表现的技巧,以成功他的词。怪不得黄鲁直要说“叔原乐府,寓以诗人句法,精壮顿挫,能摇动人心。合者《高唐》《洛神》之流,下者不减《桃叶》《团扇》”呢!且看他的词: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歌罢还颦,恨隔炉烟看未真。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采桑子》)

参见(清)上彊村民选编《宋词三百首》:“画屏闲展吴山翠”。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间展吴山翠  。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蝶恋花》)

参见(清)朱彝尊《词综》:“小绿间长红”。 小绿问长红  ,露蕊烟丛,花开花落昔年同。惟恨花前携手处,往事成空!

山远水重重,一笑难逢,已拼长在别离中。霜鬓知他从此去,几度春风?(《浪淘沙》)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清平乐》)

妆席相逢,旋匀红泪歌金缕。意中曾许,欲共吹花去。

长爱荷香柳色殷桥路,留人住。淡烟微雨里,好个双栖处。(《点绛唇》)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临江仙》)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腰。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

这样的表现,“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淡烟微雨里,好个双栖处”,可见幾道是如何浪漫的思想。幾道不比晏殊任大官职,为社会观瞻所系,处处受拘束,不敢自由表现他的情绪之流。他只做过一任小官,在社会没有什么地位,在自由的艺园里,可任意发抒他的思想和天才。所以我们现在读了《小山词》,很容易发现幾道的个性有几分痴癫。有人说“小山矜贵有余”,此语实为皮相,幾道实词中之狂者也。

参见(明)毛晋《宋六十名家词·小山词》:“诸名胜词集……唱和一过。晏氏父子具足追配李氏父子。” 前人最欣赏《小山词》者,有毛晋记录的一段话:“诸名胜集,删选相半。独《小山集》直逼《花间》,字字娉娉袅袅,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能起莲鸿、苹云按红牙板,唱和一遍。……晏氏父子具足追配李氏  。”这简直说幾道是有宋第一词家了。此外对《小山词》的评语,还有陈直斋谓“叔原词在诸名胜集中,独可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周济谓“晏氏父子,仍步温韦。小晏精力尤胜”。平心说吧,小山自是第一流的词家,但比较李后主词的深刻沉痛的描写,实差一着,他受南唐二主、温飞卿、韦端己及《花间》诸词人的影响都不小,却绝不是模仿他们。他不失自己的风格。故黄鲁直云:“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晁无咎说“小山(历来误作元献)不蹈袭人语,而风调闲雅。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知此人不住三家村也”。这是幾道不肯随波逐流,模效当时之体,故能高出,故能“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

我们给晏氏父子的词一个最后的概评。

参见(清)顾嗣立选编《元诗选》:“南朝千古伤心事”。 二晏的小词,是继承五代词风的余绪而延续发展。他们的小词,也是从受五代词的影响而产生的,所以体裁风格,处处都有相似的地方。不过,因时代的变迁、个性的差别、天才的殊能,晏氏的小词也不会与五代词有同一的风格体裁。换言之,晏氏的词只是北宋人的词,不是五代的词。我们觉得在北宋词人中,二晏的词有几个特别点。第一,是词句的优美。小词本来很少豪放的(也容许有例外,如吴彦高“南朝伤心千古事  ”,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均很有排宕势),二晏之小词,自然也是属于婉约这一方面。但宋人词中之美,多半由于粉饰雕琢而来。柳耆卿、周邦彦都不能免此,吴梦窗、张玉田尤甚。晏氏小词,虽也不免用来雕琢,而好处却在词句构成的自然的优美,读了使人起一种温婉腻细的感触。小晏词尤甚。第二,是音节的美。本来凡是词都与音韵有密接关系;不过长词须用韵太多,不免做作硬凑,音节难于联贯,小词则容易表现自然的音节之美。尤其是我们读了二晏词以后,有这种感觉。如上面引晏殊的《浣溪沙》“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值千金,恼人天气又春阴!为我转回红脸面,问谁分付紫台心?有情须殢酒杯深”一词。又如晏幾道的《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 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音节和谐,有女性的声调之美。就是不懂词的人,也会感觉这种词的好处吧。

上述晏氏的小词竟。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