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林语堂先生:我的英文老师

作者:佚名 字数:3008 更新:2025-06-10 14:05:28

(薛光前)

三月二十七日清晨,打开《纽约时报》,读到第一版新闻,林语堂先生于前一晚在香港病逝的消息。以大幅的地位,详载先生一生的经历和对中西文化学术界的卓越贡献与成就,并以三栏的篇幅,刊登半身照片。《纽约时报》对国人这样郑重报导,除了去年蒋先生的逝世,以更隆重和显著的方式记载外,其他的人,罕出其右。足见林先生在国际上声光之盛和名望之高。

语堂先生称雄文坛,名满天下,国人必多纪念文字,以扬先生的潜德幽光。我怀念先生,怆悼先生,乃是由于四十五年前的一段师生关系。先生是我的英文老师,为时虽只有一年,但在我生活历史上,却留下深刻难忘的一节。

一九三〇年前后,我在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通称东吴法科)肄业。东吴法科设在虹口昆山路,院长吴德生(经熊)先生罗致了一批名教授,像胡适之先生教中文,语堂先生教英文。法科共五年,前二年是预科,后三年是正科。我在预科二年时,就上语堂先生的英文课(适之先生教预科一年的国文,我没赶上)。同班同学现在台北的还有邱绍先(梁)、刘抱诚、董瑞始、薛庆衡、戴文奎诸学长。语堂先生教英文,有他一套特别的教授法,与众不同。但功效之宏,难以设想。

第一,他上课从不点名,悉听学生自由。但很奇怪的,老师虽不点名,但同学缺课的,绝无仅有。非但如此,在别班上课的同学,也往往会来参加旁听,把一个教室挤得满满,座无虚席。可见当时先生教学的高明,自然吸引了同学的热情爱戴。

第二,他的英文课,不举行任何具有形式的考试(包括学期内或学期终的考试)。可是他一样计分,结果比正式考试更觉公平允当,同学心中,无不个个服帖。原因是:他虽不举行机械式命题的笔试,事实上每次上课,举行一次非正式的考试。我们同班的同学,共一百二十余人。语堂先生上了三五堂课以后,几乎能认识一半的同学,见面时能直呼其名。只有一次,他在路上碰见我,叫我“蒋光前”,经我说明后,从此就未叫错。他之所以能认识这许多同学,有一个秘诀,就是在课堂上,随时指名起立回答问题或互相对话,这是他对同学的测验、训练,也是考试。他更鼓励同学自由发问,我就是其中最喜欢质疑问难的一个(其他有一位女同学刘煦芬小姐,也是最喜发问),所以他对我们二人,印象比较深。每当学期结束以前,要评定成绩分数时,在他脑筋中,对每位同学的程度和学力,都有一个相当正确的轮廓。所以他只要唱名,请同学轮流站起,他像相面先生一样,略为一相,就定下分数。难得有几位,他觉得没有十分把握,发生疑虑时,就请他们到讲台前,略为谈上几句,测知端详,然后定分。这种定分方法,可谓奇特,但依我们同学自己的经验,其公正的程度,还超过在一般用笔试命题来计分的方法之上。

第三,语堂先生教英文,从不用呆板或填鸭式的方式,叫学生死读死背。他出名为幽默大师。上课时,终是笑颜常开,笑话连篇。从不正襟危坐,有时坐在讲桌上,有时坐在椅子上,双脚放在桌上,边讲边谈,幽默百出,使同学情绪轻松,大家乐之不倦。因为是英文课,为增进同学的理解和会话能力,他总以英文讲解。采用的教本是《新闻文选》,就是报章杂志上刊登过出名的评论或记载。既生动,又有趣,更可实用。讲解时,从不一句或一段地注射式灌输。往往选择几个意义似同而实不相同的英文词汇,来详细比较演释。譬如:中文的“笑”字,在英文中有许多词汇。例如大笑、微笑、假笑、痴笑、苦笑等等。“哭”字也有种种不同的词汇,有大哭、假哭、饮泣、哀泣等等。诸如此类,他会一一指出异同,并由同学当场造句,或课外做习题。像这样活泼生动的教法,能使同学充分自由思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受益无穷。

语堂先生讲课时,对演讲术特别重视。他常常强调,一篇成功的演讲,决非幸致,必须充分准备,才能得心应手。美国林肯总统最有名的盖第次堡演说,短短不过数百字,可是他精心思索,反复推敲,临时在车中,还数易其句,实不简单。所谓准备,不是事前一字一句都写了出来,当场照本宣读。圆满的准备,是把演讲的通篇大意和结构,深思熟虑,先有一个轮廊,然后分列层次,用索引卡录下要点。假使有充分的时间,不妨依照要点,把要讲的话,全部写下去。这在英文演讲,尤为重要。因为假使先行写下,可以把比较困难的词汇,在事前斟酌选定,以免临时周章,思考不及,写下以后,即可置之不用。到临讲时,只用索引卡上的要点,作为参考。比较短的演讲,不妨记在心中,凭记忆所及,出口成章,也易动人。至于引用的统计、数字或他人的字句,重在正确,不可错引。不妨写在索引卡上,临时应用,当不会妨事。但如能完全记忆,不靠卡片,尤为理想。总之,在语堂先生的意见,成功的演讲,要靠准备。但讲时看不出有准备的功夫,好像临时急就成章,这是成功的要诀。

为此之故,语堂先生最不喜欢临时请人演讲。使人无法准备,措手不及,其窘难言。他尤其不赞成在饭后请人临时讲话。有一次,他遭遇到这种场合,推无可推,就讲了一个笑话。他说:“罗马时代,皇帝残害良民,把人投到斗兽场中,给野兽吃掉。有一次,皇帝把一个人放在斗兽场里,让一头狮子去吃。这人见了狮子,并不害怕。走近狮子,在它耳旁轻轻地说了几句,那狮子掉头就走,不去吃他了。皇帝看了很觉奇怪,认为那头狮子肚中不饿,胃口不好。所以另外放出一头饿虎来吃他。那人仍一样不怕,走到老虎近边,向之耳语一番,那老虎也回头悄悄而去。皇帝目睹此情,更觉心异。向那人盘问:‘你究竟向那狮子、老虎说了些什么话,使它们不顾而去呢?’那人说:‘很简单,我只是提醒它们,吃我很容易,可是吃了以后,你得说话,演讲一番!’”

讲到林老师,不能不提到林师母。老师和师母于一九一九年结婚,鹣鲽相依,形影不离。在东吴时代,就是如此。师母自己驾驶一辆小型的奥斯丁英国座车,每次接送老师。她把先生送到学校后,就开车到附近的虹口小菜场买菜。买好菜开回到东吴等候,散课后,把先生接回家中,经常如此,成为习惯。我们同学会见她,常常攀谈攀谈。有时她约我们到她府上饮茶小叙。这使我们更是高兴万分。林老师口含烟斗,谈笑风生,比在教室里的情调,更要风趣百倍了。

一九三六年至一九六六年,语堂先生定居纽约市区,住东七十九街二三九号。因为我有一段师生关系,所以自一九四九年来到纽约后,常有亲近的机会和便利。

我在纽约和语堂先生见面,以社交酬酢场合较多。见面时,我常打趣地说:“老师,我的英文,虽有你老人家名师传授,但仍觉触处生艰,不够运用。”他的回答,往往是:“因为我当了你的老师啊!”

语堂先生逝矣,驰骋文章,足垂千秋。缅念先生当此变乱之会,意托乘桴,志切卫道。安贫乐命,一片丹心。读归熙甫《张雄字说》,有曰:“德处天下之上,而礼居天下之下。若溪之能受,而水归之也。不失其常德,而复归于婴儿。”先生才智弥高,自抑弥卑。致柔之极,胜心不生。此殆先生之所以称雄于天下,而天下卒莫之胜之道欤!

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八日于美国圣若望大学中山堂

《传记文学》第二十八卷第五期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