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前言

作者:孙宝瑄 字数:1253 更新:2025-06-10 14:00:31

《忘山庐日记》,孙宝瑄撰。宝瑄,一名渐,字仲玙(一作愚或瑜),浙江钱塘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卒于民国十三年(1924),终年五十岁。他的父亲诒经,是光绪朝户部左侍郎;兄宝琦,曾任清廷驻法、德公使暨顺天府尹等官,入民国后一度任北洋政府内阁总理。其妻父李瀚章,即李鸿章之兄,任清两广总督。宝谊以荫生得分部主事,继得保补员外郎,历工部、邮传部及大理院等职。民国初,任宁波海关监督。其日记初名“梧竹山房日记”,后改名“忘山庐日记”,取释家“见道忘山”之义。日记始于癸巳年(光绪十九年,1893),每年一册,未尝间断。今仅存癸巳、甲午合一册,丁酉、戊戌、辛丑、壬寅、癸卯、丙午、丁未、戊申各一册。其馀各册皆毁于兵燹。

孙宝谊生于清末官宦世家,虽功名不显,而以父兄馀荫,席履丰厚,笃志向学,所交皆一时豪俊,并好读书,凡经史子集,旁及释道家言,无所不窥。他生活在封建制度面临最后崩溃、西方资产阶级新思想、新事物如春潮涌入中国阶段,促使他多方搜求阅读西方及日本新学之书,举凡政治、历史、哲学、宗教、科学,无不涉猎,尤注重政治和哲学,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他在日记中,多次论述封建专制之害,主张开民智,兴民学,扶民权,其具体设想即是设报馆、立学校、开议院。因此他对维新变法运动持同情赞助态度。梁启超办《时务报》,他是主要撰稿人之一。谭嗣同等六君子罹难,他作诗哭悼,寄沉痛佩爱之情。这些都反映了他接近或属于当时那些忧心国事、企图向西方寻求真理,改变祖国贫弱现状的先进人士之列。其所交游,如章炳麟、梁启超、谭嗣同、汪康年、夏曾佑、严复、张元济等,还有如英国李提摩太和日本、法国等外籍人士,或讨论时事,或切磋学问,于日记中皆有较详尽的记载。作者对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如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戊戌变法、辛丑和约、日俄战争等,此外还有不少社会新闻、地方风情等,均就其目见耳闻,记录于日记之中。所有这些,皆可为治近代史者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但作者不过是清末维新派一流人物,其思想、立场只能局限此一范围之内;且因置身上层官僚社会,生活安裕,未为政治旋涡所卷入,故其立身、行事、言论(如对李鸿章、袁世凯之曲为辩护》,较之维新派的康、梁,尚有不及。而迷信释道轮回、神仙不死之说,更显得落后可笑。这些在他的日记中也都随处可见。当然,这也反映了当时上层知识分子的落后保守思想的一面。

现据上海图书馆藏原合众图书馆过录本标点,分上下二册出版,书末并附有人名索引,以资检查。过录本前有叶景葵先生序言,对孙氏思想及日记内容有所介绍,现亦附载。日记年月日体例,常不一致;友朋字号,亦间有异写。现为保存原貌,均仍其旧。而引书多用节录,时有疏谬,标点时虽尽可能查对原书,多所改正,但限于见闻,恐遗漏不免,又标点不当之处,均盼读者不吝指正。

任琮

1982年 3月 26日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