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六 比丘尼授記品---勸持品

作者:冯达庵 字数:2614 更新:2025-06-10 13:34:01

龍女以在家資格,顯示即身成佛;法華妙旨得此有力之證明,宜乎學者皆思轉入一乘矣。然後世不易遭遇法華,端賴法身大士現身提倡。于是藥王菩薩以首座當機,率衆發願宏揚此經;勸人真實修持;諸蒙授記者,皆同聲相應。而女衆尚未見明確授記;故大愛道、耶輸陀羅于中求請,俾便向女人勸持也。

爾時藥王、大樂說兩大士與二萬菩薩眷屬俱;以一乘教確能獲“即身成佛”之效,皆于會中誓言:當來衆生,善根轉少;多增上慢;貪利供養;依叁乘教斷難解脫;我等于佛滅後,應起大忍力弘揚此經;奉持讀誦,書寫解說,種種供養;不惜身命,爲衆生倡;願世尊勿慮。衆中五百阿羅漢,及學無學八千人,得授記者,亦各起座發願:誓于他方國土廣說是經。以此土衆生弊惡難教故。

藥王見一乘法力品(第十二);大樂說見寶塔出現品(第十叁);皆法身大士,示迹與釋尊唱和一乘妙旨者也。龍女未表演成佛之前,大會群衆對于“即身成佛”之義,不能無疑;已得事實證明,皆當深信。然佛滅後,正法漸淪像末;若無法身大士潛運一乘法力加持其間;而任叁乘教徒敷衍了事;則佛法只存膚椁;衆生原有善根,反日就隱微;而于叁乘教粗淺計度,一知半解;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遽起增上慢心;翻作稗販如來之行;惟利養是圖;迷不自覺;反憎正知見者之指谪。此等貪、嗔、癡、慢具足之輩,與語解脫,無異南轅北轍。當此叁乘教失效之時,全仗法身大士出而維持。示現行者之身,以大忍力受持法華妙理,讀誦供養,書寫解說,乃至不惜身命爲則;此固藥王、大樂說及其眷屬菩薩之本願也。 

示迹尊者如富樓那等,蒙授記者本千二百人;古譯標名,卻作“五百羅漢授記”;蓋各取特長,區分五百類,原攝千二百人也。學無學人如阿難等,蒙授記者本二千人;此品乃雲八千人;或兼攝一乘法力品總授記中一部分根機在內也。此等大士,皆有轉一乘*輪之心;鑒于藥王等之宣誓,亦起座發願焉。然不欲在娑婆弘揚,卻分布他方國土者,則以娑婆衆生弊惡難教,應讓具大忍力諸菩薩爲之。其弊惡之特點,每憑自已一知半解之偏見,以否定較上更真之教理。如執外道教法爲是者,對于佛教毫未研究而遽毀之;執小乘教法爲是者,對于大乘毫未思維而遽謗之;執叁乘教法爲是者,對于一乘未嘗參學而遽訾之;乃至執顯教泛論自足,對于密教不肯問津而遽诋之;一切皆以先入爲主;恒起增上慢;欲引令向上,確非易事!

爾時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起座合掌,瞻佛不舍。世尊問姨母言:何爲面帶戚容?將無謂我不爲汝提名授記耶?實則先作普記,汝已有分。必欲聞其詳者,當來之世,汝領此六千比丘尼,于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皆爲大法師;汝先圓滿菩薩行,成就菩提果;名一切衆生喜見世尊,十號具足。六千比丘尼各成大菩薩,遞相授記,次第成佛。

摩诃波阇波提具譯摩诃缽啰阇缽底,義爲大愛道;亦曰大生主;一切佛皆由彼生,故名。實即佛眼佛母之示迹也。大愛道等以女衆未聞別記,恐不足弘揚法華;故有憂色。釋尊爲釋衆疑,特爲大愛道授記,遞及六千比丘尼。此六千女衆,本皆佛眼眷屬也。窺見五智而保育之,故有佛眼佛母之稱。保育之道,以慈念衆生爲本;其示現佛相,自爲一切衆生之所喜見;因名一切衆生喜見如來。行者自心不發展此性,必不能成佛。故大愛道之弘揚法華,必不可少;非惟取便勸化女衆而己。遞相授記者,大愛道成佛已,授首座弟子記,當成一切衆生喜見如來。以後准此遞推。

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以未提己名,心尚未釋。佛慰籍言:汝于來世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爲大法師;佛道已具,乃于善國中成等正覺;名具足千萬光相世尊,十號具足。佛壽無量阿僧祗劫。

耶輸陀羅或譯耶戍達羅,義爲持譽;或具稱;乃蓮華藏轉明妃菩薩之示迹也。自欲成佛,固須佛眼爲母;若欲普令衆生皆入清淨性海,成蓮華身,須得耶輸陀羅特性涵養之。蓋佛之法流,只可提起衆生心中本具佛性;非得清淨法水潛加滋潤,不能持令開發。授記曰具足千萬光相如來,正開敷千萬葉蓮華身之果報也。耶輸陀羅本在六千比丘尼之列;以具有特性,故另授記之。行者自心不發展此性,亦不能圓滿佛果。

諸比丘尼蒙授記已,皆大歡喜;自知從此真堪弘揚一乘。即于佛前發願:當來亦于他方國土,廣宣《妙法蓮華經》。

諸比丘尼除耶輸陀羅外,將來皆成一切衆生喜見如來;蒙此授記,自有弘揚法華資格。誓于他方國土廣宣之,不于娑婆者,亦以此土衆生弊惡難教耳。

爾時會中有八十萬億那由他大菩薩,位皆阿惟越致;轉不退*輪;得諸陀羅尼,承威神力,各從座起,合掌佛前,心念:世尊,若敕我等傳持此經,當依教宣揚。蒙佛默許已;即作師子吼,各自誓言:世尊,我于佛滅後,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衆生持誦書說此經;唯願世尊遙加護念,俾得如法實修。

本品除由藥王菩薩等發起勸持外,應聲而起者,皆回心大乘得蒙授記之出家二衆,以攝持出家衆生信奉法華爲主。今所說多數菩薩之發心勸持,乃赅攝一切衆生而言。

毗盧遮那之力用,以八大菩薩分位化度。經雲八十萬億那由他,包舉主屬言之也。阿惟越致,亦譯阿毗跋致,乃菩薩達到不退轉階位時之稱。此位不爲諸魔所擾亂,故能轉不退*輪。得諸陀羅尼,表示已入密行也。具此密行,乃堪作獅子吼。十方化度;惟須佛力隱相加持,法力強大,庶能令衆生得實修之效耳。

論曰:一乘教法,定慧等持。慧薄,不足以發五智;定微,不足以涵本性。等持以化度,主乎慧則現善男子身;主乎定則現善女人身。曼荼羅(即法界壇)中男女菩薩交錯排列,定慧兩足之義也。本經前此五番授記,皆出慧門;常途以是爲重耳。然不兼究定門,決不得成佛。佛眼佛母,屬自利法;蓮華藏轉明妃,屬利他法;皆于定門現女相。依俗谛觀之,似惟女衆所應修;實則男女行人胥不可缺焉。至男女菩薩之欲弘揚法華,除藥王等輩,大都避此土而趨他方。豈一乘大教亦有所揀擇趨避耶?是固不可以詞害意也。所謂他方,非必躍出娑婆之外。但入本尊叁摩地,當下即是他方國土;所見衆生皆他方攝;從而轉其*輪,是謂教化他方。娑婆衆生若有相當功行堪被攝受者,仍在被化之列。其弊惡之甚,對于一乘極力诋毀,詳如本品末之重頌,則無緣攝入淨土之中;須待法身大士入俗勸誘。達摩、慧可諸大德,固示迹之一也。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