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乌石山志》卷之六

作者:郭柏苍 字数:27147 更新:2025-02-06 17:26:40

石 刻唐、后 唐、后 晋、后 周、宋、元、明、国 朝、 疑刻

名人金石历代著录颇尽,而于是山,唐之李阳冰篆、宋之朱晦翁书皆缺而不登,岂以远在海滨,而其人其书尚有可议耶?抑未之见欤。兹纂辑山志,独详于此,盖以树木亭榭终古必敝,唯石为最寿。《郡志》收山之石刻于眉睫之地,且寥寥无几,其他又奚论焉。志石刻。

盘陀和尚真身塔记大足元年,撰人阙,今亡。

福州南涧寺上方石像记贞元六年,欧阳詹撰,今亡,文见《古迹》。《闽中录》云:碑石今亦不存,仅见《四门集》中。按:石像出于天宝八载,《四门》记于贞元六年。他书作天宝八载者,误。

无垢净光塔铭并序贞元十五年,庾承宣撰正书。

唐元和碑立惠安明应王庙,时神未锡爵,碑文旧存,“心游坟典,性爱山水,身息宿猿之洞,门临落景之坪”二十字今亡。

上生院记《三山志》:“大中六年,刺史李贻孙为记,是当淳熙时碑刻尚存,今碑文俱亡。”

迁新社祀大中十年濮阳宁撰,今亡。按:欧阳公作《集古录》时,此碑尚在。

新修神光寺碑记咸通五年,李勋撰,卢元书并篆额。今碑文俱亡。

后 晋

显应王庙碑天福五年,检校太傅陈郯撰,碑文俱亡。按:显应王后封惠安明应王。

崇妙保圣坚牢塔题名碑伪闽永隆□年正书,立石塔第四层。

崇妙保圣坚牢塔记伪闽永隆□年,林同颖撰,僧无逸正书,立石塔第五层。

后 周

钟山肃安王庙记广顺二年,林嗣宗撰,碑文俱亡,详卷一“钟山”条下。

道山亭记熙宁间曾巩撰,著作佐郎集贤校理林希书,今亡,文见《名胜》。

刚显庙记绍兴初,邑人郑昂撰,今亡,文见《祠庙》。

灵应庙敕端平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今亡,文见《祠庙》。

灵应庙广利侯敕端平二年九月二十八日,今亡,文见《祠庙》。《闽都记》:“九月二十八日下有保奏官福建运判袁庸行、都事郭任受、庙官萧炤立石,可知万历时灵应庙二敕尚存。”苍按:闽中乏贞珉,墓志十有八九皆将乐石,其质脆而坟起,每有出土,村民以为至宝,售于刻坊,梓人磨而重镌。唐下邳林夫人墓志、宋李铸埋铭、宋陆侃墓志皆将乐石。先妣林太夫人圹志亦明凤池东川卢公墓志,已经重磨,字形犹约略可辨,故录其文于支谱。苍自是凡作墓志埋铭,皆于石背深凿十数孔,使石废而止。

福州府常丰仓新建却金廒记宏治十一年,左布政洪钟撰,正书。

李延平、罗豫章、杨龟山、程明道、朱晦庵五先生记嘉靖八年,金贲亨刻,竖光禄坊道南祠,碑文俱不见,详《祠庙》。

张汝弼送罗应魁调官福建市舶提举诗,并李人龙序碑高七尺二寸,广二尺一寸,上段录张汝弼送罗应魁诗,嘉靖三十三年钱可学草书,下段诗序为人龙楷书。按:此碑当是先立于朱紫坊一峰书院,后移市舶提举司。详《祠庙》。按:此碑于道光二十六年,经林翰林春溥移置竹柏山房,后作为门碣。

道南祠碑记嘉靖四十一年,马森撰,正书。

重修闽山庙记隆庆元年,陈元珂撰,正书。

感知碑在道山亭,万历初,郡士为提学副使胡定立,郡人林燫撰,碑文俱亡。

宗公祠碑记万历初,王世贞撰,今亡,文见《祠庙》。

两贤祠碑记万历二十二年,徐即登撰,今亡,文见《祠庙》。

高贤祠题名碑万历二十六年正书。今亡,详《祠庙》。

重修两贤祠记万历二十七年,甘雨撰,碑文俱亡。

重修道南祠记万历三十七年,谢肇淛撰,正书。

闽学宪思城熊公去思碑碑高七尺,广三尺一寸,万历四十一年,林材撰,正书,记后列门人姓氏。按:此碑于道光二十六年,经林翰林春溥移置竹柏山房,后作为门碣。

国 朝

重建三皇庙碑记康熙六年,总督张朝璘撰,正书。

重建刚显庙记康熙十三年,邑人薛镕撰,今亡,文见《祠庙》。

谕祭文康熙十六年,赐原任温处道陈丹赤,谨录卷首。

建复朱夫子石室清隐斋记康熙十七年,提学孙期昌撰,正书。

谕祭文二道康熙二十年,赐原任福建总督范承谟,谨录卷首。

御制原任福建总督加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谥忠贞范承谟碑文康熙二十一年,谨录卷首。

陈忠毅公祠碑康熙二十二年郑开极撰,碑、文俱亡。

增置文公祠祀典记康熙二十四年,提学丁蕙撰,道山祠前有提学丁蕙去思碑,未录。

忠贞范公祠堂碑记康熙二十六年,邑人郑开极撰,正书。

重修范忠贞公祠堂碑记康熙三十年,张希良撰,正书。

重修道南祠碑记康熙三十四年,督学史陆舆撰,正书,旁有康熙四十九年督学范光宗修葺缘由碑,未录。

施靖海侯祠碑王熙撰,正书。

清苕书院碑记康熙四十六年,蔡世远撰,旧亡,后重镌。

翠岩寺记康熙五十九年,李馥撰,碑文俱亡。

谕祭文二道光绪六年,赐原任两江总督沈葆桢,谨录卷首。

御祭晋赠太子太保两江总督沈葆桢碑文光绪六年,谨录卷首。

重修三皇庙碑记乾隆三年,总督郝玉麟撰,正书。

惠献贝子祠功绩碑乾隆五年,巡抚王恕撰,正书。

惠献贝子祠功绩记乾隆六年,布政使张嗣昌撰,碑、文俱亡。

重建邻霄亭记乾隆六年,布政使乔学尹撰,正书。

重修天后宫碑记乾隆十一年,盐法道菩萨保撰,正书。

常丰仓碑记乾隆二十七年,福州府李拔撰,正书。

福建布政使李公祠记嘉庆二十三年,陈寿祺撰,正书。

重建两贤祠碑道光二十四年,林熙撰,林瀍,正书。

重建福州乌石山天后宫碑记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撰,隶书。

福州乌石山三仙楼碑记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撰,隶书,镌天后宫碑阴。

盐务敬节堂青石碑此碑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督刻,立乌石山天后宫,萧山丁文蔚代陈铭,篆书,径二寸半。福州碑刻绝少篆隶,苍所砻天后宫碑、三仙楼记及墓碑、埋铭、祠堂、考寓各石,多用篆隶,当以丁文蔚所书为最。

敕华严院楷书,径九寸,镌华严岩。

般若台 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李阳冰书大篆,径一尺,镌华严岩,旁有“住持僧惠摄”楷书五字,乃重修李篆时所勒。

初阳顶在山上,今亡。《三山志》:“贞元末,阎济美自婺州剌史为观察使,酷爱此峰太阳先升,因题石上云。”

向阳峰在山上,今亡。周朴《薛老峰》诗:“薛老峰头三个字,须知此与石齐生。直教截断苍苔色,浮世人侪眼始明。”所云“三个字”与石齐生,乃指向阳峰苔纹自然成字,所云“直教截断苍苔色,浮世人侪眼始明”,言因镌薛老峰于石,而世人始见“向阳峰”三字也,不然,此诗题薛老老峰又复何说。

薛老峰咸通中薛逢为侯官令,人书“薛老峰”三字于向阳峰。旧志载为楷书,伪闽癸卯岁,一夕风雨,闻山上数千人喧噪,旦则“薛老峰”三字倒立。其年闽亡。按:薛老峰与向阳峰一石,薛老峰倒立,则向阳峰亦倒立,可知明嘉靖间建州杨应诏同傅汝舟游乌石山,记崖上有倒书“薛老峰”三字,是嘉靖间尚存,万历以后记载即云:不知所之。

后 唐

华严院住持主沙门神致看经石室 □时长兴二载季夏十九日,故题楷书,径四寸,镌华严岩。

后 晋

大闽皇曦为自身家室、小男、爱女、内外眷属、臣寮、五州管界人民、士庶乞保平安小楷,镌石塔第一层。

女弟子大闽国后李氏十九娘为自身伏愿:安处六宫,高扬四教,上寿克齐于厚载,阴功永福于长年小楷,镌石塔第二层。

弟子闽王王亚澄并室中越国夫人余氏十三娘,各为自身伏愿。显甲观之储休,保宜家之懿范,椿松比寿,兰蕙齐芳小楷,镌石塔第三层。

女弟子福清公主王氏二十六娘、驸马守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陈文质伏愿天宫降福,仙掖迎祥,舜华永茂于容仪,柳絮恒资于赋咏小楷,镌石塔第四层。

功德主睿明文广武圣光德隆道大孝皇帝王曦为自身及皇后、宫□、眷属、文武臣寮、六军兆庶,发心敬造,小楷,镌石塔第四层,塔名碑左。永隆三年岁在辛丑十一月八日建,监临扈圣指挥使仪仗使捡校司空、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臣刘怀进、勾当捧圣军将捡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臣郑可端、吴逢泰布置造塔,控鹤官兼侍御史臣邱超、长乐府令史臣黄裳小楷,镌塔名碑右。

弟子节度副使王继潜、宫苑副使王继源伏愿:望殿承颜,游雷蕴誉,注福涯于四海,显禄位于万邦小楷,镌石塔第五层,南无药师琉璃光佛左。

女弟子顺昌公主王氏二十七娘、建安公主王氏二十八娘、同安公主王氏二十九娘,各为自身伏愿:月娥仳美,星婺同休,雅彰麟趾之风,显播凤台之誉。小楷,镌佛右。

女弟子贤妃尚氏十五娘为自身伏愿:竺乹诸圣,长开植福之门;蓬岛群仙,每降延龄之箓。小楷,镌石塔第六层。

戴君匡国燮理功臣、特进守太傅,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莱国公、食邑二千户李真、妻赵国夫人陈氏,推忠竭节、匡济功臣、西面经略使特进捡校太尉兼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泉州诸军事、行泉州刺史、上柱国下邳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余廷英、妻闽兴长公主王氏,输忠竭节效顺,匡济功臣、左军使骠骑大将军、捡校太尉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韩国公、食邑二千户张再荣、妻太原郡君王氏,输忠竭节、效顺匡济功臣、右军使匡国大将军、特进捡校太尉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蔡国公食邑二千户程宏纬、妻太原郡君王氏,定乱威勇、效列忠节功臣、左龙虎统军兼庄宅使判榷盐事、特进捡校太尉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滕国公、食邑二千户黄绍颇、妻梁国柔德夫人张氏,推诚叶力、保定竭节、翊佐功臣、右龙虎统军、东上閤门使控鹤都指挥使、守左骠骑大将军特进捡校太尉、上柱国兖国公、食邑二千户连重遇、妻宋国□□夫人朱氏,推诚叶力、保定竭节、翊佐功臣、左龙武统军、威烈效节都指挥使、守左骁骑上将军特进检校太尉、上柱国邓国公、食邑二千户朱文进、妻楚国贞范夫人王氏,输忠竭节,效顺匡济功臣、左神武统军监左金吾□特进捡校太尉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徐国公、食邑二千户尚保殷、妻邹国夫人孙氏,忠勇扬威、竭节功臣、左龙武统军、右金吾使特进捡校太尉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虞国公、食邑二千户许宏钦、妻平阳县君贾氏,忠勇扬威、竭节功臣、右神武统军、监左扈从都光禄大夫、捡校太傅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开国侯、食邑二千户林守谅、妻武昌县君殷氏,威烈效节、内扈驾小牌都指挥使、金紫光禄大夫、捡校太保、守左千牛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开国男、食邑五百户刘怀遂、妻太原郡君王氏,西上閤门使军器使金紫光禄大夫、捡校司徒守右千牛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荥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郑怀通、妻陈留郡君氏氏;内外弓箭指挥使、内承旨都行首右钤辖事金紫光禄大夫、捡校司徒守左千牛卫上将军、济南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林宏直、妻宏农郡君杨氏,御辇使兼左钤辖事、金紫光禄大夫、捡校司空守左千牛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太原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王思俊、妻宏农郡君杨氏,明威殿使、金紫光禄大夫、捡校司空、守左骁卫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上党县开国男、食邑五百户连怀义、妻吴郡县君朱氏,进宫使、金紫光禄大夫、捡校司空、守左骁卫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上党县开国男、食邑五百户连怀俊、妻济南县君林氏,小楷,镌石塔第七层,南无释迦牟尼佛下。右各为自身家室等,伏愿千灵万圣,降难尽之休祥;八节四时,纳无疆之福寿,家室康泰,男女安和,长承圣主之恩,永保朝廷之庆。甲辰岁正月十五日记。小楷,镌佛旁。

薛老峰诗 楷书径四寸,镌观音岩右。尚书祠部员外郎、知军州事王逵,楷书二寸。“薛老峰”三字,雕镌从浑元,偶留青草径,合在紫薇垣。梵刹方临兑,闽州地占坤,诸任推族重,绛县让年尊头角龙蛇起,精神虎豹蹲。如铭。□□石,疑署翟公门。妙绝非人力。侵凌断藓痕。讵忧鱼鲁敝,聊记姓名存。笔冢传衣钵,词山列子孙。乘间玩奇迹,到即爽吟魂。庆历□年冬十二月林□勒石。楷书,四寸。

本朝祀明堂之来年,人日,假福唐守李上交游于此,男新监庐陵元规、孙试、匠簿诜侍行。楷书,径六寸,镌霹雳岩。按:李上交,皇祐二年知福州。

师秉、仲嘏、藏之、绍先、蒙伯,楷书,径一尺,镌幞头石。皇祐庚寅岁仲春七日游。楷书,三寸。

师秉、仲嘏、藏之、绍先、蒙伯,庚寅仲春七日游乌石山。楷书,尺二寸,镌李石。

幽幽境庆历间蔡襄楷书,镌山东北幽幽亭,久亡。详《名胜》、《志余》两卷中。

程公辟、陈述古、沈公仪、湛仲谟、刘执中、杜伯通、马损之,熙宁元年冬游。楷书,径七寸,镌华严岩东。

伯常、仲谟《会宿宿猿洞》,师孟:“双榻和云宿翠屏,梦魂千万到仙扃。还教画手添新意,一簇林猿伴二星。”徽和:“月上高台云满屏,洞门休唤夕猿扃。巍冠不整跏趺坐,秋楮斑烂数点星。”《宿宿猿洞》,徽:“洞天虚寂翠屏欹,心迹萧然万物齐。无耐宿猿嫌宿客,夜深犹拥乱云啼。”师孟和:时仲谟同宿,“更深应是枕双欹,思得皋夔事业齐。终为清时难退隐,出山甘被百禽啼。”楷书,径三寸,镌宿猿洞南面。

书湛仲谟《宿猿洞》:“永感无心恋缙绅,十年不起卧龙身。一朝黄纸除书下,八郡衣冠尽望尘。”楷书,径一尺二寸,镌宿猿洞西面。熙宁元年十一月知福州程师孟。楷书六寸。

正旦会宿猿洞,主奉运使度支、提刑郎中、运判郎中、提刑供备,师孟:“夜半春归晓始惊,郁然佳气入山亭。千门喜庆逢元日,一座光华聚使星。难得同时传寿斝,合将新事作诗屏。啼猿似向游人道,洞户而今尽不扃。”徽和:“入山休顾晓猿惊,寿酒交持石外亭。刺史尊崇上卿月,主人娴雅少微星。几因避雨投松盖,屡为障风夹桧屏。笑语林猿能解意,往来应不限岩扃。”运判绅和。“晓来人语□□惊,空有三元□□亭。冻酒点唇浮白蚁,秾桃迷眼落红星。地名小酉神仙窟,天设湘阴水墨屏。醖藉□夸洞庭记,移文休勒北山扃。”楷书,径一寸,镌宿猿洞西面。

《宿猿洞饯仲谟》:“洞口车轮欲去时,江山风物动光辉。不须黄鹤相惊怨,自是君王未放归。”书仲谟先茔功德院:“高门余庆本光山,不幸流离五代间。今日太平家可乐,郎君富贵锦衣还。”熙宁二年八月,知州事程师孟。楷书,径三寸,镌宿猿洞北面。

《书湛仲谟宿猿洞》:“苒苒城芜披野花,山中朝夕起云霞。凭谁遍检图经看,洞宿寒猿今几家。”楷书,径一尺二寸。熙宁二年八月,权转运使张徽。楷书,径六寸,镌宿猿洞右岩下。

光禄吟台篆书,径二尺,镌闽山。熙宁三年□月,似是八月。知州事程师孟书。楷书,径五寸,镌光禄吟台大篆右,“师孟书”三字不知何时泐仆于壑。《八闽通志》:“熙宁间程师孟尝游于此,寺僧为刻‘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之西。应作北。师孟诗曰:‘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今为居人所有。”《八闽通志》但云熙宁间,不敢断为熙宁三年者,以此十三字行款离大篆三尺,未之及见。万历《府志》据《八闽通志》亦作熙宁间,独王应山《闽都记》作熙宁三年,又不敢断为程笔者,见行款之上半而未见下半“知州事程”四字,若见此四字则知泐仆于壑者之为“师孟书”三字也。苍壬寅初刻山志时亦未见及此。道光、咸丰间,叶、李递居闽山,日夕过从,审玩壑中数石,与台石吻合,始知其被人凿仆于壑。后李子作梅架小塔于“熙宁三年□月”之上。至光绪辛已拆除小塔,“熙宁三年□月”六字更觉漫灭。互见《古迹》“光禄吟台”条下。“光禄吟台”大篆右边隶书“宋嘉定十二年仲秋望日,提刑知州事程师孟书”十九字,《徐氏笔精》指为林南山伪刻,左旁隶书“明嘉靖十四年孟冬,吉旦闩石居士”十四字,与右旁“嘉定十二年”笔法相同,当亦林南山所题,石刻称“望日”称“吉旦”者此亦仅见。

熙宁辛亥六月晦,蒋之奇颖叔、张徽伯常登乌石绝顶。楷书,径八寸,镌邻霄台侧。

尚书右司郎中张汝贤按察福建,元丰乙丑孟冬二十一日,与朝议大夫转运副使陈紘,朝议大夫知福州谢卿材,承议郎转运判官蒋续,宣义郎按察司管勾文字王谹,会议长乐台。楷书,径五寸,镌山麓。

弟子王胜与室中陈六娘同发心,各为所生父母舍财入南涧寺,架庐一造,兼栽松竹,永为林样,所冀微勋,愿延景福。宋元丰乙丑岁季,冬十四日谨题。行书,径二寸,镌石夹庙西。

江炜仲文、上官敦复存中、郑督侨、子政、毛勉德懋、关景山彦瞻同游神光寺,登道山亭,元祐已巳三月晦。楷书径五寸,镌天香台西。

元祐五年八月二十二日,府帅温陵柯公率东阳陈恺、朱崧、胡章、莆阳郑令卿、陈觉民、许国、括苍叶之表、会稽高彖、关景山、建安熊浚明、桐川沈凭、温陵许毂、杨璞、王裕民,同游神光寺,会于道山亭。楷书,径八寸,镌天香台。

柯仲常、祖夷仲、王若愚、曹子方、邓仲告、陈济翁、潘及之,元祐庚午十二月初四日游神光寺。楷书,径七寸,镌望潮峰西。

或问社奚铭,予谓祭主敬,不敬如不祭。社稷岁再祭,所以为民祈报,而政莫先焉。予守兹土,视其坛地汙且隘,不足以行礼,乃广而新之,坛壝器宇,靡不周备,敢不以告于后之人。于是勒铭于坛之东南乌石山之顶,前为亭,曰:“致养”,以其当州之坤焉。柯述仲常。楷书,径五寸,镌邻霄台后。

大宋福州社坛铭:后牧民,天乃食。维社稷,作稼穑。风雨雷,赞生殖。协时日,祭有秩。岁庚午,夏率职。即坤维,胝坛域。地汙隘,制匪式。爰广新,古是则。辛未春,工告毕。斋有厅,器有室。旸若雨,事咸饬。后之人,敬毋歝。元祐六年三月,温陵柯述撰,王裕民书。楷书,径五寸,镌邻霄台后。

王若愚、陈彦圣、文安国,绍圣甲戌季夏望日游。篆书,径一尺六寸,镌桃石。

黄思道、温禹弼,绍圣四年八月二十八日游神光寺,登邻霄台。楷书,径一尺,镌李石。

桐庐江公著晦叔、池阳檀宗旦之美、三衢吴亮君采、鄱阳程遵彦之邵,同游神光寺,登道山亭,元符三年十月十七日。楷书,径五寸,镌冲天台旁。

之进被召,远仲约会仁王寺之横山楼,食罢,登致养亭,观薛老峰,啜茶于道山亭,过南涧寺祖师阁,少休以归。时崇宁乙酉仲夏十有四日。行书,径四寸,镌清尘岩。

智叔时甫□□□游□□游侍行,崇宁四年九月七日。行书,径三寸,镌天王岭。

崇宁五年二月癸酉,提点刑狱乔世材、提举学事朱英、知郡事叶棣,同游乌石山诸寺,会食横山阁,晚归。行书径二寸,镌清尘岩。

宣和甲辰季秋晦日,延平黄琚处中邀叶唐文彦质、云间柳绰宽夫、邵武黄沂原敷、郡人郑昂尚明、弟畋武、子仝游。楷书,径七寸,镌天香台。

建炎庚戌正月二日,因礼神光宝塔,遍游乌石精蓝,乘兴造西禅,历览胜概而归。男士街、士术、士衎、士程,侄士,婿廖虞弼侍行,皇叔祖少傅、开府嗣王仲湜,巨源书。楷书,径四寸,镌蟠桃坞左。

参知政事孟庾宣抚闽部,按视城守回,邀嗣濮王仲湜资政殿大学士李纲,龙图阁直学士许份,显谟阁待制王仲薿,监察御史福建抚谕胡世将,集英殿修撰知福州事程迈,前右正言邓肃,参议官尚书屯田员外郎李易,机宜朝散郎胡纺,干办公事直秘阁马咸,承议郎郑士彦,会于乌石山之长乐台瑞云庵。绍兴壬子正月二十一日。楷书,径三寸镌霹雳岩下。

靖康之间,金人犯阙,二圣北迁。逮建炎中兴,天子受命吴国长公主始至睢阳。明年寇淮甸,遂浮江而南避于钱塘。车驾,幸建康还,复入觐,继适江表,会胡骑奄至,循赣水走湘湖、濒南海而达闽川,馆于福唐之神光,因登乌石山,观李阳冰篆,乃得古人之遗意。越五日而赴行在所,男长卿、粹卿、端卿、温卿侍。绍兴二年仲春十三日,河南潘正夫题。楷书,径四寸,镌霹雳岩。

绍兴壬子仲秋,新安程迈晋道、东莱徐宇持志、东武侯懋仲勉、吴兴刘峤仲高,同登乌石山,遍游诸刹,主僧摩岩以待,时贪过九仙访三十三奇,未暇留字。晋道还朝,既迫季秋,七日,约复来道山亭。是日,天气澄爽,置酒高会,以极登览之胜,怅念艰虞以来,盍簪之乐,曾不易得,盖重于此作别云。楷书,径三寸,镌桃石。

建安叶宋、张播文,延平罗宗礼,绍兴乙丑岁长至后一日同游。篆书,径四寸,镌石夹庙西,文左读。

向彦绩、薛国老深、仲士龙、王嗣廉、石伯元来游神光,登乌石山,访三十三奇,由致养亭以归,绍兴乙丑冬中之闰十八日觉师同志。楷书,径二寸,镌霹雳岩下。

乌石山□□巨灵搜怪石,撑突倚山巅,□□群羊伏,昂昂万马联,何年现蓬岛,终古镇桑田,拱揖闽王宅,东隅有九仙。绍兴丁丑中秋前五日,州治中昭武黄□□□□□□捧砚。楷书,径二寸,镌霹雳岩。

陈休斋曾来,隶书,径六寸,镌天章台侧。淳熙丙申秋。隶书,径三寸。

清源梁叔子会同年于道山亭,长乐黄云翼、林季谦、商元质、林行父、高子云、阮梦得、杨似之、鲍明之、高平叔、林正父、永嘉陈清伯、李致尧、浚水赵希尹,淳熙庚子中春六日。楷书,径四寸,镌霹雳岩下。

“箇里灵灵处处通,本无来往与西东。临行一句如何会,乌石山头撞晓钟。”行书,径三寸,镌霹雳岩下。嗣老禅师乃宗人,德庄道契,朅来三山,与之定交,硬竖脊梁,真衲子中铁汉也,将别,书于石简,壬寅淳熙九祀八月一日,忍庵赵公翼。行书,二寸。

赵子直、朱仲晦,淳熙癸卯仲冬丙子同登,楷书,径一尺,镌桃石。

旴川邓汉卿、须城张孝则、古鄮丰象之,绍熙改元上巳后三日来游。楷书,径三寸,镌桃石。

嘉定改元,上既更化,郑自诚、孙德舆、黄桂联冠进士第,于是同年陈道卿、曾梦传、林少从、邓复、叶棠、赵汝诚、郑斯立、黄顺卿、徐范、赵汝宠、周霖、陈子是、陈有声、许应龙、黄燮、陈时举、赵必兴、杨公衍、陈震、赵繇夫、高子升、赵彦仞、郑阐珍、朱伯旻、赵缜夫、茅綖夫、赵崇萃、任一震、陈元震、赵彦傜、以中冬戊戌会之于道山,刻石邻霄以志吾闽之盛,开封郑损以乡进士预焉,楷书,径三寸,镌石天东。合沙刻石陈全。楷书,寸许。

庚戌同年,仕三山者,金华沈如愚元发、招武黄静夫体仁、四明林惟孝叔全、玉牒赵崇恬安伯、崇复仁翁,偕是邦陈子坚子正、李熹晋老、曾准正叔、黄匀钧可,高惟月明之,潘景伯仰之,序拜于道山,举酒相属,从容欢洽,自期集迨今,岁月飘忽如许,各天一涯,无繇合并,兹会凡十有一人,是可识也。时嘉定五年壬申正月五日。楷书,径三寸镌天章台侧。

颍川韩元豹德文、浚仪赵崇复仁翁、延平余谈原中、庐陵周必贤君举、上饶周珒德辅,暇日把酒道山,小憩竹石之下,坐待月华,一笑而去,僧妙观同游。时嘉定壬申阳复前七日。楷书,径三寸,镌杏台里石壁。

“垒石嵯峨接斗魁,登临疑是小蓬莱。它时稳步丹霄去,也道云游到此来。”时嘉定癸酉灯□后十有一日,庐陵自然居士李图南来游是山,登眺既毕,小憩于斯轩□,上人瀹茗聚话,谈论风生,亦足以洗尘襟而慰牢落也,因成廿八字。是时小儿如圭,以帅属□使长于富沙未返,从游不及,惟斿、克二孙侍行。楷书,径一寸,镌杏台里石壁。

东嘉蔡荃、简策、沈因、谢有大、郡人林能千,嘉定甲戌十月望前一日来游。楷书,径二寸,镌道山亭右。

钱唐刘辅之、姑苏李明仲、浚仪赵德颖、金华叶明中、富沙丘敬之、钱唐岳之茂、温陵苏元中、永嘉林道甫,以嘉定丁丑重阳前一日来游。楷书,径三寸,镌道山亭侧。

嘉定甲申夏四月,郡丞桐江詹又民敬叔以上浣之暇,登平远台,陟石樽山,访九仙遗迹,出通仙门,得支径至禊游堂,观南湖,入宁越门,上乌石山,憩于道山亭,于时积雨初霁,气象清明,四山环抱,如列屏嶂,而是亭左右大石特立,巨木交荫,悠然远览,南台江中风帆浪舶历历可数。前则田畴广衍,后则屋室参差,登临之胜,景物之繁,轩豁呈露,不待搜剔而尽见之已。而夕阳西坠,云烟杳霭,恍觉身在蓬瀛间,充然若有得也。然视事已八阅月,始克来此,汩没吏尘,寸步千里,未知再游复在何日?薄暮而归,徘徊甚久,摩挲石下,刻以志之。兄子容、子好敏侍行。楷书,径三寸,镌霹雳岩下。

王简卿、赵履节、徐清伯、宝庆丁亥仲秋下浣同游乌石山寺。楷书,径一尺二寸,镌霹雳岩下。

卢山胡伯量、番阳夏季起、李增卿,绍定辛卯重九日登邻霄台。楷书,径六寸,镌桃石。

四明汪彦领客浚仪赵崇宾、四明夏兴邦、范炳、金华赵希谼、永嘉朱景彝、豫章黄伯荄、莆田顾孺杰同游道山,儿之道侍行,时绍定辛卯仲冬朔日。楷书,径三寸,镌道山亭右。

端平二年四月五日,延津项顒、邗城张蕴、静海姚琪、天台赵汝孖、永嘉范昌世、建安游孝严、四明夏兴邦、金华赵希谼、会稽唐庆远、怡山郑逢年,同登乌石山。楷书,径八寸,镌邻霄台东。

周自介、赵崇、詹攀鳞、陈淳祖、黄镇祖、黄镇周、淳祐改元九日登道山。楷书,径六寸,镌天章台侧。

赵成已、克一、唯伯、颖叔、淳祐甲辰日南至之九日,同来。楷书,径寸许,镌霹雳岩旁小石侧。石中题岁月,聊纪此时游,寄语岩头老,能令不朽不,呈和尚禅师,汴赵希道唯伯书。行书,一寸。

淳祐丁未良月望后九日,止泓赵希衮偕客杨焕、郑杲之、陈士挺、赵孟信来游,子与谏、与革侍,住山绍潾。隶书,径六寸,镌天章台北。

淳祐十年秋先重阳十日,眉山史季温与建、张毅然莆、赵时愿会于道山亭,杯茶清话,不减登高之乐隶书径五寸,镌霹雳岩下。

淳祐十年九月,柯山赵希浄、郃莆赵时愿、林丛、桂衢徐士廉督浚河之役,凡八百三十丈,旬日竣事,会两司属僚观焉。是日,风高气清,太守宴而众宾欢,因识道山亭之石,八分书,径三寸镌道山亭畔。□事黄循父敬书。八分二寸。

景定癸亥仲秋望天台陈传□、陈□□、郡人林元、王刚中、陈□、郑履正、王安□、住山师譁同来。楷书,径四寸,镌天章台北。

王镕、赵希、陈仁玉癸亥九日游道山。楷书,径一尺五寸,镌桃石。

咸淳天子亲郊之岁,九江吴公实帅闽江,东西之仕于闽者赵若遂、范宜损、赵必岊、缪君宝、章魁、孙邵斗、陈松,以正月癸卯会拜于道山堂,序列以齿。楷书,径五寸,镌霹雳岩下。

咸淳丙寅孟陬六日,浙之东游宦于闽者会拜道山,谨履端也,笾豆有楚,威仪孔时,宗藩主人扬觯语曰:“官无崇庳,各有职业,岁既更始,益懋尔图,能无愧明德,新民之□,则岂但枌里重,将为天下重,盍留氏名以观厥后,可乎?”众唯唯,遂以齿书。天台赵希孟能、吕必延寿道、四明赵若惠君锡、金华唐烁潜父、杜潜叔起,永嘉黄禹锡元功、三衢徐汝乙伯东、天台张□□□、永嘉林镗夫声远、天台徐柏悦之、永嘉□□□□□括苍鲍志及时中,永嘉蔡申显伯、□□卿恕斋,吴公闻而致馈,以光斯集。楷书,径四寸,镌霹雳岩下。

咸淳三年春正月十有二日,绣衣使者永嘉陈淳祖唯道会浙东之仕于福唐者,序拜道山。永嘉陈懋钦尧俞、金华唐烁潜父、四明赵若惠君锡、永嘉黄禹锡元功、三衢徐汝乙伯东、留梦发彦和、金华吕守之悦善、永嘉林镗夫声远、方槱良材、天台徐柏悦之、永嘉丁一凤景阳、朱士可起予、陈子崇居广、张公辅良弼、林潭叔源、括苍刘梦龙夔友、会稽董回孙景渊、永嘉蔡申显伯、连帅九江吴公以馈至。楷书,径四寸,镌道山亭北。

咸淳戊辰正月六日,闽之同官池师曾、廖时修、林拱辰、赵崇錥、吕大奎、舒文举、赵时锜、庄弥高、方景传、夙师靖、陈举龙、杨思谦、陈松、翁燧、真同祖、游义远序拜于道山亭。时阳岩洪公帅乡部以馈至。约而不至者,黄裳、赵若□、林应龙、郑文龙、谢举。楷书,径四寸镌霹雳岩下。

咸淳已巳正月七日,三山郑文龙、建安舒文举,廖时修、清源连端懋、三山赵崇錥、延平廖邦杰、清源刘缜、莆阳刘强甫、建安赵崇伳、□阳方景传、建安夙师靖、三山□□、清源曾于善、莆阳赵若琮、清漳杨思谦序拜于道山堂,时阳岩先生洪公帅乡部以馈来。期不至者,清源赵崇郛、建安翁燧。楷书,径二寸镌霹雳岩下。

宿猿洞程师孟篆,径二尺,镌豹头山。以下皆宋刻,年月无考。

长乐台程师孟楷书,镌千福院,今亡。

冲天台程师孟篆书,径二尺四寸,镌东峰岩前。

道山亭程师孟篆书,径二尺,镌蟠桃坞西。

以上四刻并不署书人姓氏。旧志皆称为程师孟书。按:宿猿洞、冲天台、道山亭、闽山、详下疑刻。光禄吟台篆法尺寸皆同。“闽山”二字似亦程公辟所书,若系唐天宝八载敕改乌石山为闽山时所刻,则“闽山”之上应加“敕”字,山上嗣圣中“敕华严院”四字其明证也。

郑尚明同羽人佳妙□□□□试茶于三笑岩。草书,径四寸,镌清尘岩。按:尚明、穆孙,郑昂字。

石室清隐,楷书,径一尺,镌今先贤石室池畔石上。晦翁。行书,一寸。

光风霁月,草书,径八寸,嵌天王岭道山祠。晦翁。草书,寸余。

以上二刻当是淳熙间避伪学禁时所书。

福俗传朱子书,楷书,高丈余,镌观音岩旁,有“开禧丁卯正月郡人张元简”十一字,楷书,径四寸。

修三礼处。黄榦书,在山西麓,今亡。

客至不点茶,相看淡如水。白云深谷中,稳坐浮生里。此即安文头陀磨崖诗,在南涧寺,今亡。

四明赵崇熙志道与天台于大任、仁叔杨景清、明叔□□、秦安道偕行,二子必□、必□、侍后,长子□□冠就,成口号□□□霹雳破岩□□□向道山□之上。楷书,径二寸,镌霹雳岩下。

岁元默敦牂中秋后之二日,闽省参政易阳焦公宽甫自清源归觐,道福唐,又三日,宣慰秀岩石祥甫戴酒会于乌石之道山亭,申隐信、云甫、省郎镇阳毛汉卿、提举东平古纯甫、寓客南洲卞仲元、住山释绍玉与焉。时秋雨霁,金飚荐凉,秀壁苍岩,云烟晻霭,如助献酬者,而衍波长陆、平畴远水皆隐现吐吞于履舄之下,真奇观也。盖自开辟,即有此山,阅几千年而有今日,其可无以纪岁月,笔之者申隐云甫,摹之石者释绍玉也。楷书,径二寸,镌道山亭左。

“都会东南未可夷,衣冠文物见多仪。儒风兴盛犹唐馆,霸气沉雄入钓池。海近重城朝日早,江围平野暮潮迟。道山亭迥斜阳晚,一片瑶镌晤语时。”至元庚寅夏仲重午登道山亭,秋涧老人题,男公孺侍行,并士人刘三益。楷书,径三寸,镌蟠桃坞左。

雪岩总统沙罗巴、海岩总统苑吉祥、雪庵宗师李溥光,大德二年四月望同登绝顶。楷书,径五寸,镌石天上。

“城绕青山市绕河,市声南北际山阿。云来云去三晡雨,霜后霜前两熟禾。东郭农人报丰稔,西皋老子亦婆娑。肩舆到处皆名刹,时与高人醉踏歌。”大德二年立,秋日同雪岩总统饮乌石之道山亭,济南赵文昌题,住山□乌石也□摹刻。行书,径三寸,镌石天上。

天历己巳仲冬八日,括苍林君则,偕建安张伯阳游道山,子似祖侍书。楷书,径三寸,镌霹雳岩下。

至元后庚辰人日,建安张伯阳偕大名路仲□重游,释觉山。楷书,径六寸,镌霹雳岩下,余字蚀入树根。

至正三年癸未重九,福唐刘顺老偕子德生、懋生、愿生、恩生、志生,为大祖拂尘。莆田郑枃、永阳梁说同拜。隶书,径三寸,镌华严岩东。

赵州孟诚伯真、京口蒋天则、元用来游闽中之乌石山,莆田郑枃子经书石,广信章容元度勒字。隶书,径六寸,镌石天北。

章容元度、郑烨宗晦、郑诜子释、姜柏子贞、郑畊子山,来观“薛老峰”字隼尾法。隶书,径一尺五寸,镌金刚迹石。

中书省断事官八都儿丁,令史王敬先,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安止善,书吏曹能之,福建闽海道廉访副使马合、麻德卿、索士岩,知事张允中,照磨王正已,同登道山,实至正丁亥冬季月乙酉日也。楷书,径三寸,镌道山亭右。

“追陪偶上道山亭,垒嶂层峦绕郡青。子迪。万井人家铺地锦,九衢楼阁画帏屏。元卿。波摇海月添诗兴,座引天风吹酒醒。本初。久立危栏频北望,无边秋色杳冥冥。”文卿。右宪使崞山僧家奴元卿公、佥宪奥鲁赤文卿公、申屠駧子迪公、赫德尔本初公、暇日燕集联句也。谭忝备宪幕,重惟诸公皆文章名士,南北隔数千里,同仕于闽,以道义相处,文字为娱,诚一时之佳会,因勒岩石以纪我元文物之盛云。至正九年八月望日,经历赵谭识。知事任允书、宪副朵儿只班善卿公继登斯亭,览山川之胜概,睹群公之赋咏,曰:“此盛事也。”遂题于后。隶书,径四寸,镌道山亭右。

至正十二年龙集壬辰九月九日,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许从宣、佥宪普颜帖穆儿、郭兴祖、乃马歹,经历王钦、知事彰□、照磨禾颜帖穆儿同登兹山,是日也,天宇泬霜风劲厉,感万物之说□,思鹰隼之□击,仰瞻宸极,对越甚迩,不徒升高望远以为乐也。遂命从事者题名勒石,以纪胜游云。八分书,径二寸,镌蟠桃坞西。

至正壬辰冬,余以柏府之命如广海,经三山,止神光寺。明年正月朔,寇逼郡城。是日,与廉使许希文共守南门,董督备御,越二十六日,建、邵分宪佥事郭继先率援兵南下,贼遂败溃宵遁。迄秋,余自广回,复假禅榻之寓者弥月,凡山川之形胜,民物之殷庶,无不在心目间也。噫,人生等浮沤,世事如转蓬,是以登兹山而增慨,抚故实而兴嗟。后之纪斯游者,亦必览是而有感焉。至正十三年良月九日,前大兴府尹、海道都漕运万户燕山李世安识,时侍行吏吴人葛思让也。楷书,径二寸,镌天章台侧。

至正庚子夏,南台群公会于道山亭,历览山川,兴怀今古,刻石以纪岁月,都事王伯颜不花彦芳、监察御史易普刺金、仲达锁飞鹏、举观童用宾、通事卜颜帖木儿仲贤、宣使孙士敏汝学、察史武征、文献高仲彦实、王宜叔、宜杨、志希、尹幕史达兰不花、元善。四月二十又五日,监察御史孔汭世川谨志。楷书,径四寸,镌道山亭右。

至正甲辰春二月乙未朔,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雪庭公游道山,仲子岳山、季子完泽铁牧尔侍行。公名燕赤不华,字子实,散□□氏尸滦阳,天台郑守仁谨题,时住山释宗广刻石。八分书,径四寸,镌天香台西。

忠孝文武燕赤不华摹勒,镌天秀岩。

天秀岩楷书,径一尺,双峰梦下至正甲辰四月题。楷书,五寸。

清泠台楷书,径一尺,镌霹雳岩下。

《东壁亭记》,福城之三山,闽山其一,即乌石山也。至正二十四年,平章政事燕赤不华摹勒皇太子所赐“忠孝文武”于石,亭是山之阳而建焉,名其亭曰“东壁”亭之西有岩,名曰“天秀”,又亭其椒曰“望海”。“望海”之西又亭焉,曰“东升”。“东升”之西台焉,曰“清泠”。门其南曰“春明”、曰“天秀”者,状其景之胜也。曰“清泠”者,即其气之肃也。曰东、曰海、曰春,皆因储皇之恩锡而起也,于是,山巅海隅焕焉若重光之照临,莫不敬叹钦羡于仰瞻之下,不惟平章公忠孝文武之名可垂永远。凡宅于兹者,皆将以是自勉也,不可以不记。朝散大夫、江西等处左右司郎中揭汯记并书。楷书,径二寸,镌天秀岩后。

至正二十四年,岁在甲辰,十一月,户部员外郎张闾以董盐筴至三山,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贤□□□□□□□,至十二月七日登道山亭,读曾文定公记,饮霹雳岩畔,转□□□,又饮焉。又自观音岩下,迳仁王寺东登东壁亭,伏观福建行省平章燕赤不华公摹勒皇太子所赐“文武忠孝”四字,□□□□“望海”、“东升”二亭又饮焉。日暮,乃□□□□□之会,可为千载之故□也。从行者,户部掾□□瑞□□□伯□□□□□□德山;记之者,□□行省□□□□□□。楷书,径寸许,镌天秀岩下。

至正甲辰冬,奉使闽省,丁丑月霁日,礼部员外郎傅好礼之纲、春官主事赵子希颜、都水少监杨有庆、自叔部史刘严彦、瞻宣使蒋仲皋、奏差郭义夫同登乌石山巅,遥望北阙于白云之表,希颜书。楷书,径四寸,镌邻霄台旁。

至正二十五年正月三日,户部侍郎王叔璵、员外郎张闾伯、高留守、司经历曹德辅、闽省检校董公著同登,唐观、李习从行。隶书,径五寸,镌天秀岩后。

□□□□□□毕,臣礼□□门,元□之仁,邦人德之□□纪绩,□□□□难□此人,至元□□侯官率陈□□□石道。楷书,径四寸,镌幞头石。明嘉靖初磨镌“乌石在,黎公在”六大字。按:元有两至元。以下皆元刻,年月无考。

字,六寸,镌天秀岩下。副使侧□书。

洪武已未孟冬既望,龙虎将军、福建都指挥使、滁阳赵奉,资政大夫、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括苍陈铭,通奉大夫、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参政太原张机,安远将军、同知福建都指挥使司事祈阳王诚,同游乌石山,登般若台,观李阳冰篆,历览古迹苾蒭,释德洽谨识,住山释道启刻石。楷书,径四寸,镌清泠台右。

洪武庚申中秋日,江右蓝仲晦、黄尚父、冶城陈则诚、林子羽、林子山、临川黄公远、山之僧圆极、玩月于此。八分书,径三寸,镌李石。

洪武甲子秋九月九日,福建卫指挥使、昭勇将军武昌吴迈,同昭勇将军、福建都卫指挥使潇湘赵祥游南山乌石,坐清泠台,时天门揭晓,海宇澄秋,望阙怀忠,后天下乐,悠然之趣得焉。于是乎登。偕行福州府都僧纲释善旭识,台西讲经论沙门德洽勒石。楷书,径六寸,镌清泠台上。

鳞次台,篆书,径一尺,镌天王岭。建文元年,沈沂为黄济书。篆书,四寸。

贵州佥宪陈辉伯炜,云南参议王善师舜,水部主事郑文季友,南康太守刘麒伯祯,监察御史罗泽宗本、林文秩礼亨、弟审理文秸嘉亨,选部主事洪英实夫,金部主事陈复鼎初,张衍理文,光禄署丞林生子仪,翰林修撰陈枨叔刚,刑科给事中姚铣孟声、弟銴孟文,本府学教授陈从景著,福州中卫百户朱成克诚,进士廖伯、牛师冉、郑亮汝明,儒士戴侃宏龄,释性源,宣德甲寅仲春望日,同觞咏于此。楷书,径五寸,镌金刚迹东。嘉靖壬戌年,水陆征倭有功,升授本卫所世袭千户、历任掌事五世孙男朱忠,万历丙申年仲春吉旦,重咏于此立。楷书,三寸。

黄氏鳞次台后,山东西界于路,南接古寺,荒□□久。大明正统乙丑仲冬,□□孙□追述祖□□,子济公□进士□□□,先志□□□□□□□□□,咏□□□□□□□□□□□□真□□□□□□□□□□□藏玉且□□□好修,□□□□□□□□□雨,苔春老锦,□□□□□□□□重巨乔钟□有自然,竹梧巢□黄世□。楷书,镌天王岭,以下漶漫不可识。

成化癸巳九月九日,都察院右都御史致仕林聪季聪、同福城耆英,广东按察司副使张文从周,贵州按察司佥事李叔义文宜,光禄寺寺丞潘东孟阳,云南布政左参议王英孟育,封户部员外郎黄穉孟仁,温州府知府邵铜振声,抚州府同知丘鉴仕辉,临川县知县姚洪志大,怀应府孟县儒学教谕李忠思诚,登高至此。楷书,径五寸,镌金刚迹东。

致仕佥事九十翁李叔谊,又偕致仕吏部右侍郎王克复、翰林检讨龚福、广东右布政使谢瑀、按察副使翁晏、佥事陈廷玉、贵州右参政林迪、左参议邓珙、邹平、教谕王佐、合州同知高圭、苏州府知府李廷美同游,有明弘治壬子秋九月望后一日题刻。癸丑秋又偕浙江左参议谢琚、苏州府通判蓝通重游。楷书,径四寸,镌石天北。

正德已巳重九日,钦差巡按监察御史屠奎、巡按监察御史王注同登。楷书,径四寸,镌桃石。

乌石山高镇大方,襟连瀛海□萦江。势邻霄汉瞻依日,秀毓英豪左右邦。清浊始分元有此,乾坤佳处不教双。磨崖欲写无穷景,安得春容笔似扛。正德癸酉八月朔旦公安邹文盛识。行书,径二寸,镌邻霄台旁。

正德戊寅九日,华亭周鵷文仪,昆山周震世亨,同登。楷书,径四寸,镌邻宵台侧。

乌石山或建祠宇,且树木长盛,予患,言于当道。未几卫卒两度乱,佥云当毁祠伐木。寻有咎予非是者,赋此用告诸后:“乌石分明是虎头,虎头昂耸岂良谋。凭君莫究从前事,我为生灵独隐忧。”正德十四年春三月,烟霞病叟林廷玉书。楷书,径四寸,镌望潮峰侧。

嘉靖乙酉,泾县教谕横州张玺,典闽藩文衡事竣,旧知县丞陈明重九日速登乌石,偕乡士夫云岑陈烨、怀麓叶性、九竹郭辚纪游。楷书,径三寸镌石天北。

石 天行书,径一尺四寸,镌双峰梦左。嘉靖丁亥春,高禧、潘积中、谢宜相题。隶书,四寸。

乌石峥嵘,祥地设天成位我客戾止,鹏,朝阳凤鸣,显。行书,径四寸,镌鸦浴池西。嘉靖戊子仲春朔日,顺天府尹、前福建布政司左布政使荷峰陈公祥,右参政北湖侯公位、左参议、松涧谢公显,按察使佥事白湖曾公鹏,偕都阃苗公俊、康公英、徐公丙中并游,勒石。行书,二寸。

乌石饯东洲公联句:瑶草真吾好,东洲□侨。烟霞此地偏。西□□乾。日移千嶂动,东□□□。城抱五云连。荔子丹成锦,□□□□。莲花白满川。那堪共□□,西□□□。忽漫赋离筵。嘉靖丙申夏五月廿有四日题。草书,径四寸,镌李石。

大明嘉靖三十七年戊午季冬十二月十又五日,监察御史缙云樊献科,邀吏科左给事中宛丰郭汝霖来饮。越三十九年庚申孟春正月初五日,汝霖又邀献科来饮。时汝霖以航海待渡,献科按闽历四载,冬将别去,山川不改,光景如梭,献科因舒啸记之。草书,径五寸,镌石天北。

隆庆六年长至后,桂林殷从俭,偕郡人罗一鷟、陈全之、张邦彦到此,行书,径一尺,镌李石,督工官黄朝产刻石。行书,三寸。

超游九霄,行书,径二尺,镌金刚迹东。万历丁丑夏,三山张炜书。行书,四寸。

万历甲午九月九日,中丞德清许孚远,直指陈留刘芳誉,邀检讨耀州王图职、方华亭、方应选,同登乌石邻霄台。楷书,径一尺二寸,镌桃石。

万历丙申四月念六日,经历陈德言、照磨陈世芬、检校张希载邀游,睹先大夫遗迹,有感,遂成二律:“首夏移尊傍石台,万家烟井望中开。江分九曲通遥岛,地拥三山接上台。取醉便成河朔饮,裁诗谁负大夫才。不堪苔藓埋遗迹,读罢令人思转哀。”“乌石山头一振衣,万峰茜削映斜晖。平崖吊古人何在,华表寻仙鹤未归。按节有声传父老,承家无计愧轻肥。空余此日思亲泪,泣断寒云湿不飞。”不肖男问辨百拜书。楷书,径三寸,镌石天北。

大明万历已亥清和既望,闽三司公宴于乌石山清虚亭,蟾魄当空,万里乙色,渔灯数点,隐约在望,前此胤此,多不得月,则兹宵信胜游也。时在馆滇国朱运昌、宪长诸暨陈信学、大参丰城徐即登、宪副皖城汪道亨、南海金节、武林高从礼、都阃章贡陈大器,而勒石纪岁月者,则学使吴兴沈儆炌也。越六月,建南守道四明杨德政、巡道严陵邓美政,入会城再宴于此。楷书,径三寸,镌金刚迹东。

清尘岩行书,径一尺四寸,镌山上。赐进士大夫龙国禄书,万历庚子三山晋安□□□□。草书,三寸。

云关幽键行书,径一尺三寸,镌山麓。万历庚子本省都司许国威为云南鸦足山旭上人书。行书,四寸。

大明万历二十有九载,岁在辛丑,同官于闽者休邑吴继臣、太和杨寅贤、长洲徐淳友、旰江范炼、广昌李可贤、琴川汤来召、保昌李洁、会稽叶灵祯、古歙汪道行、上幕卢邦俊、浈昌刘应魁十一人焉,于季秋九日相率效龙山故事,佥野服游曲径,逶迤入平林,斗折而西上数百武,登邻霄台之巅。斯时也,气佳景清,见群山迭翠,万壑争流,风帆烟艇,云霞掩映,真使人应接不暇,咸忻然会心,浮大白而憩石上,恍不知其在人境也。已而,苍茫暮霭,起自四山,乃相为叹咏,荷月而归,乃命工镌石以纪一时之胜云。楷书,径四寸,镌放生地顶。

秋日登乌石山,宿绝尘禅房,与海澄诸子言别。“半壁清虚证果因,白云深锁自无尘。尤怜聚散孤峰外。鹤影黄花处处新。”万历辛丑九月望日,西粤龙国禄题。楷书,径五寸,镌望耕台石。

“壁立岩岩一片峰,银钩倒挂玉芙蓉。居人何处穷遗墨。薛老当年此寄踪。啸咏祗留明月在,摩挲应被古苔封。却同姓氏缘非偶,异代风流得再逢。”山居之暇,寻倒书“薛老峰”感赋。时万历丁未秋,福唐薛梦雷。楷书,径五寸,镌天秀岩下。

薛君和招同林谨任、陈泰始、洪汝臣诸公集薛老庄分得东字:名园开宴集群公,河朔风流此日同。槛外林光连百雉,天边江影落双虹。峰传薛老人何在,尊入平原酒不空。莫向邻霄台上望,烟尘今正起□东。万历已未夏叶向高。草书,径四寸,镌天秀岩下。

元亭东壁俯江流,山郭周遭四望收。蜃气雾浮鲛室暝,涛声风送海门秋。尊前促膝倾千古,醉后遥心寄十洲。久矣投簪今白发,欣逢明圣□优游。集薛老村分得秋字,林材。楷书,径三寸,镌天秀岩左。按:林材,字谨任。

天地一声钟按:此为吴县进士杜庠诗,今亡。以下皆明刻,年月无考。

草树迷濛谢豹啼,江山依旧世人非。野翁识破尘寰事,一度来时一醉归。林廷玉书。楷书,径五寸,镌霹雳岩。按:廷玉,侯官人,官都御史。

冰 壶楷书,径四尺,镌望潮峰侧。烟霞病叟书楷书,三寸。按:烟霞病叟即林廷玉。

乌石在 黎公在楷书,阳文,径四尺,镌幞头石,今呼黎公崖。按:此为嘉靖初镌,详《古迹》。

龚用卿曾游楷书,径四寸,镌天香台旁。按:用卿,侯官人,嘉靖丙戌状元,官祭酒。

承帝曰:咨翼辅佐卿,洲渚与登鸟□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禋,郁塞昏徙,南渎衍□,衣制食备,万国其奠,窜舞蒸奔。右岣嵝碑,嘉靖中御史李元阳摹刻山南。

钟山萃灵马森,楷书,径一尺,镌钟邱园。

大明孙子长读书处楷书,径二尺,镌冲天台后。

双峰梦楷书,一尺三寸,镌石天前。邵嘉民谓宾书行书,一寸。

岩居川观篆书,径一尺镌福字坪西。闽中邵嘉民题篆书,二寸。

石 团楷书,径一尺,镌石。居人谓宾志楷书,一寸。

松 岭行书,径一尺,镌石林。许豸书行书,五寸。

荒畦随意构,爽顿开颜。缺径凭花补,回窗倩竹关。烟容凝石浅,山色到门闲。徙倚危阑畔,潮来浦几湾。许豸书。草书,径四寸,镌清泠台西南。

国 朝

百字碑,邻霄亭圮垂百年,客夏震合力经营道山废迹,以次修举。维时靖南王□殿下督抚。二刘公奉皇帝命,休息吾民,比岁大稔,山海无事。亭成,闽人乐之,爰纪厥事,磨文于岩,颂皇帝德,传之后人,其永无斁。康熙十有一年壬子春,内升前侍御史郡人萧震题。八分书,径九寸,镌石天顶。

三山成鼎峙,乌石最其巅。海屿千峰外,江涛半岭前。晓晴观日涌,晚翠傍云眠。膏沐桑麻遍,春城万缕烟。康熙十一年壬子春日,蠡城王业衡题并书。草书,径五寸,镌金刚迹东。

登邻霄亭联句:“海色平于掌,天风浩浩来。崇冈舒眺日,疑是望京台。”其一。“胜踞群峰上,磨岩纪璚煌。不须铜作柱,海国有金汤。”其二。康熙壬子夏上谷刘斗□□□书草书,径八寸,镌金刚迹石侧。

补 石行书,径一尺二寸,镌鸦浴池旁。秀水沈溥,字补石,同婺州傅愿之侗游此,遂以“补石”二字书石记胜。康熙甲寅上巳。行书,二寸。

钦命参赞军机等事、都察院左都御史加一级介山,兵部左侍郎加四级吴努春同游人根德、登德、阿兰太巴士,康熙丁巳岁孟春,至此游览,罗密书。楷书,径上寸,镌李石。

钦差赍御书三言至闽,内阁撰文中书德其内游此,康熙壬戌年中秋日题。楷书,径五寸,镌李石。

辰韩金镇定一、凤凰山安尔玺琮侯,奉天子命,从大将军克平闽海,功成班师,行有日矣。重九登邻霄台,联吟纪胜。“六年建旆驻炎方,定一。九日登高泛菊觞。雁羽不惊秋色淡,琮侯。鱼书初静阵云黄。台邻霄汉瞻天近,定一。望倚枌榆感路长。铜柱昔贤嘉绩在,琮侯。龙山何独擅词场。”定一。康熙壬戌秋勒石。楷书,径三寸,镌邻霄台侧。

快 哉行书,径一尺六寸,镌清泠台东。康熙甲戌仲□□□高□□书。草书,二寸。

“磴道斜分始及巅,台高凭眺拟飞仙。烟生万户环山郭,翠插千峰接海天。归路爱穿松迳里,胜游须醉菊篱边。三秋好景惟重九,喜共群黎乐有年。”丙申重九同人游道山登冲天台之作,石沙木合。楷书,径寸许,镌冲天台后。

“是为登高始造巅,更闻此地可寻仙。花迷曲径疑无路,云锁飞梁别有天。放眼直穷沧海外,置身如在碧霄边。时逢令节须行乐,肯把豪情让少年。”奉和原韵,东吴顾正阳。楷书,径二寸镌冲天台后。

“春风寻□碧山巅,高阁凭栏望九仙。江雨欲晴云□树,海潮初至水连天。石桥鹤去轻烟外,木末鸦归返照边。登眺浑忘身是客,韶光仿佛永和年。”关中酉山韩书。楷书,径二寸镌天台后。

“兴酣曳杖翠微巅,快趁轻风似羽仙。望眼横令穷碧海,吟怀直欲逼青天。山围粉堞炊烟里,锦缀丹枫落日边。无那黄花能笑客,萧疏旅鬓又经年。”奉和原韵,古吴广成。行书,径二寸,镌冲天台后。

“登高深喜蹑崇巅,杖履叨陪说法仙。应节菊花开满地,及时雁字写长天。山峰屈突穿城里,海水纡回到郭边。遥望四围香稻稔,仓箱饱获乐丰年。”奉和原韵,鸳水徐清。草书,径二寸,镌冲天台后。

“石径纡回更上巅,放怀凭眺恍如仙。松涛淅沥联秋浦,雁影横斜落远天。道到精微言岂尽,交逢知遇乐无边。茱萸醉把成嘉会,今日登高胜昔年。”南昌刘宏璧奉和。楷书,径二寸,镌冲天台后,共两处。

“屏除驺从陟峰巅,身立高台意欲仙。五色糕供桑落酒,三神山接海门天。无诸画堞人烟外,召伯甘棠井里边。政暇风流佳句在,摸岩吟诵自年年。”南昌刘思迁恭和。楷书,径寸许,镌冲天台后。

丁酉春日游道山,见壁间石大方伯原韵,“层楼高架道山巅,登眺恍逢姑射仙。紫气东来连海树,白云西望接江天。松风细响鹤亭外,蔓草春深猿洞边。廿载飘零成底事,无如此处度流年。”楷书,径二寸,镌冲天台后。

“力疾来登百尺巅,手添檀炷礼真仙。风摇曲槛疑无地,洞驾飞桥别有天。烟景爱看三月侯,羽程催赴五云边。何时重踏榕城路,肃侍乔椿祝大年。”壬寅季春游道山,恭次家大人原韵,长□石洙。楷书,径三寸,镌天台桥下。

瞻彼乌石,峨峨耸峙。翠列诸峰,带潆远水。凤翥龙蟠,祥钟百雉。有阁在麓,春秋享祀。作作有芒,奎光南指。蹑根探窟,蝉联鹊起。蚌鹒屡易,崇极而圮。榖旦于差,仍厥旧址。丹雘梓材,各奏尔技。匪云壮观,爰踵前美。山灵呵护,自今以始。星斗文章,林琼榜蕊。于万斯年,中天横紫。楷书,径五寸,镌山北。时乾隆已巳孟冬望日,王朝屏识。楷书四寸。

山环水带行书,径二尺,镌邻霄台旁。乾隆辛巳,郡守李拔题行书,七寸。

道山真境楷书,径一尺,镌山上。乾隆壬午重阳,三韩马负图行书,二寸。

望耕台行书,径一尺八寸,镌山上。乾隆壬午,郡守李拔题行书,二寸。

凤城西南,乌石巃嵸,仙踪杰节,千载凌空,从我上游,钱方伯。广外台。陈鹾使。公,退食之余,振衣高峰,俯视一气,豁目荡胸,群山拔浪,遁藏蛟龙,治薄大荒。时征金川屡捷。万国攸同,题名纪事,天海交风。乾隆甲午九月,楷书,径四寸,镌桃石。知福州府事方体泰、知兴化府事郭世勋、理事同知永全、粮捕通判谢维祺、同知知闽县张朝缙、知侯官县事张润、知福宁府事徐元题石。楷书,二寸。

乾隆四十有五年秋九月九日,提督、福建学政、翰林院编修、大兴朱筠竹君,来登乌石山巅,观李阳冰般若台题字及宋元诸刻石,武进陈宋赋秋士侍行,其冬十一月朔书磨勒崖上。楷书,径六寸,镌桃石。

余北行有日矣,及门闽林君其晏以十一月二十八日邀余为乌山之游,置酒薛氏园亭,自其屋左竹径折行上山,凿石趺,颇僻隘,跬步盘躃而上,寻石大士亭,愒于木栏。久之,东行,循崖而往,径上俯临石天,李阳冰般若台望望在其下,折登至桃石,观九日题石刻成矣。西上鸦浴池,一步险绝,池凹数寸,大旱不涸,灵山之脑,往往有之。再西登邻霄台,为斯山之巅,然望桃石更高,以桃石不可登,斯为巅矣。自此东下,抵许氏涛园,长松古榕覆盖奇石,宋元题刻自巅至此为最富,又东过天章台至道山亭,曾子固刻记已不可见,斯山所著名也。观蟠桃坞、冲天台、雀舌桥诸题。南折下至道山观啜茶,于金鱼池上题池上壁而去,饮于薛氏之榭,及门武进陈宋赋侍行,同游者闽何应举、林开琼、侯官林乔荫、闽龚景瀚、长乐梁上国、闽林其英、周世德,乾隆四十有五年岁次庚子冬十有一月二十有八日,大兴朱筠题记。楷书,径寸,镌金鱼池石壁。

第一山房篆书,径一尺三寸,镌鳞次台林材书。隶书,径三寸。按:林材,嘉庆间,鳞次台居人,人多误为明都御史林谨任。

坐卧游行书,径五寸,镌山南。道光元年建,已月结,夏日晓峰居士吴湛恩作行书,一寸。

道光纪元岁次辛巳重九,唐仲冕、陶山吴荣光、伯荣同登。楷书,径三寸,镌邻霄台。

德 泉楷书,镌山上。道光甲申僧□□□。

彭 石篆书,径一尺,镌霹雳岩北。筠川为蒹秋题行书,四寸,道光十三年镌。详《古迹》。

瀍 井篆书,径一尺,镌山南麓井上。筠川书行书,二寸,道光二十一年镌。详《古迹》。

道光壬寅秋朔,山志成,邑人郭柏苍同刘永松、黄宗彝、弟柏芗会觞于此,永松书石。篆书,径一尺四寸,镌金刚迹东。

世事浑如一局棋,我来况是白头时。千年丘壑聊伴客,自笑还题石上诗。光绪辛巳,蒹秋题《沁泉山馆》诗,书镌光禄吟台石侧。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隶书,径五寸,镌闽山光禄吟台石南。

沁 泉篆书,径五寸,镌闽山光禄吟台大潭下。光绪辛巳但寤轩老人得泉于此。隶书,二寸,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镌,详《古迹》,互见《志余》。

古丰井篆书,径七寸,镌闽山漾月池旁古方井上。

清 郎隶书,二寸,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镌,详《古迹》。

石 泉篆书,径六寸,镌闽山南眺雨楼下井上。

苍 作隶书,二寸,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镌,详《古迹》。

隐 泉行书,径五寸,镌闽山西秋翠院古井上。辛已苍书篆书,二寸,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镌。

泽香古井行书,径五寸,镌闽山光禄吟台南古井上。光绪年柏苍书篆书,二寸,光绪八年镌。

壬午蒹秋得法祥院石隶书,径二寸,镌法祥院发食台石上,石置闽山西南秋翠院隐泉旁。

闽山保福寺石盆隶书,径四寸,镌闽山西南光禄坊保福寺大饮盆上。光绪八年,青郎记于日夕佳楼隶书,二寸,邑人郭柏苍镌。

宋法祥院淅米盆篆书,径三寸,镌闽山后方井营日夕佳楼前,法祥院石盆上。土中得法祥院四石盆,光绪壬午郭蒹秋镌石。隶书,二寸,光绪八年,邑人郭柏苍镌。其一即宜和六年石盆,详《古迹》。

宋法祥院衲盆隶书,径三寸,镌闽山南眺雨楼前,法祥院石盆上。光绪癸未人日,梦鸯藤馆主人蒹秋书。行书,二寸,光绪九年邑人郭柏苍镌。

闽县叶大泳、陈懋侯、陈建侯、侯官刘大受于沁泉山馆煎茶坐月澈晓,时光绪癸未初秋壬辰。篆书,径七寸,镌闽山光禄吟台前,沁泉大潭侧。

癸未十一月丙戌夕,淡月疏星,与菉泉丈话别于闽山鹤磴荔阴中,可庄王仁堪题。行书,径六寸,镌光禄吟台前,大潭上。

绕闽山梅花十五树,光绪甲申人日,闽县郭媄宜,妹问琴、拾珠、问琴媳陈闺瑛,拾珠女陈闺瑜、闺琬、闺琛,犹女王珪如,侯官郭凤楣、妹凤楹,沁园主人叶叔艳,冒冻历览,围炉谈诗于柳湄小榭,夜分而罢。拾珠识之。篆书,径八寸,镌闽山光禄吟台前大潭上。郭媄宜,长泰教谕,闽县陈为舟妻。郭问琴,龙溪训导,闽县叶大泳妻。郭拾珠,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闽县陈懋侯妻。陈闺瑛,湖北武昌府,闽县陈建侯女。陈闺瑜、闺琬、闺琛、陈懋侯女。王珪如,举人王修文女。郭凤楣,侯官举人刘大受妻。凤楹,河北道侯官郭溶女。叶叔艳,翰林院侍读、广东学政、闽县叶大焯女。

白海南浮青嶂外,乌山西望碧云重。草书,径四寸,镌鸦浴池下。按:二句见杨贞《邻霄台》诗,以下皆国朝刻,年月无考。

贝子以三十六,身在平□,千方重刻石,□□下山去,□□天地□□□□士□□□。楷书,径二寸,镌石天东。

德 泉萧震书,镌山南麓。震,侯官人,官御史。

胎 英萧震,楷书,镌石天南。

饮 岚隶书,径一尺五寸,镌清泠台西。

广陵禹之鼎行书,二寸。按:之鼎,字上吉,江都人,康熙中授鸿胪寺序班。

汲 云行书,径六寸,镌华严岩南。有介书。行书三寸。

吞 江行书,径六寸,镌华严岩南,亦许友书。

半 泉隶书,径一尺,镌清泠台西。

竹 垞,行书,径一寸。按:朱彝尊,字竹垞,秀水人。

二隐峰楷书,径五寸,镌山北麓。按:此系康熙间陈学孔书。

开封赵胜非奉使闽浙,癸巳季春二十九日登邻霄,由冲天回,憩于道山,会稽石安素同来。楷书,径四寸,镌道山亭右。

赵榜眼读书处隶书,径一尺二寸,镌山北麓。按:赵榜眼名晋,字柱国,闽县人,康熙癸未及第。

“节当系颈肘桁杨,昼夜微吟欲断肠。蒙难以身尝百苦,先生在岳作《百苦吟》。诸艰历试佐三纲。肯教河朔遭涂炭,愿共鸱夷入海洋。乌石山前增怅望,几回洒泪代椒浆。血染闽疆遍毒痛,孤臣失陷笑捐躯。悔将心腹轻输贼,为贼臣刘秉政所卖。恨泄机关反被俘。结义五人同毕命,幕客稽留山、林能任、王幼誉、沈天成等。系囚三载少完肤。可怜稿葬空陈迹,日夕山头听鹧鸪。白马陈师欲乞灵,相逢挥涕饮新亭。见危致命无旋踵,视死如归乐就刑。自信素丝曾未染,终令臣节有余馨。零丁大义谁知已,昨夜三山看落星。威名草木已先知,其奈残疆一木支。身后褒忠原有录,生前堕泪想遗碑。钟情不少勾留处,公抚浙时,题“勾留处”三字,于湖心亭。绝命今成男子奇。于岳坟头添石友,归求大道有余师。”戊子仲夏登道山亭,瞻礼少保忠贞范公遗像,浙西后学顾永年拜稿。草书,镌范公祠后,碑嵌壁。

春日游道山联句:“春社年年此日新,董馥斋。高山仰止快同人。舒理臣。离奇景物岩前出,张子仁。浓淡烟霞树里陈。□□□。绿酒樽中浮紫气,碧仙阁上远红尘。韩酉山。城南城北连江水,云去云来护翠茵。董馥斋。花满平原飞锦绣,莺呼垂柳动丝纶。□□□。下帷拥座论文静,拔茹穿松坐啸频。舒理臣。最是泛游饶胜□,并观偕乐足芳辰。张子仁。舞雩归咏和风暖,我辈何如点也真。”董馥斋,楷书,径寸许,镌冲天台后石壁,按:韩酉山名书。

疑 刻

霸 石楷书,径五寸,镌石。

闽 山篆书,径二尺,镌今玉尺山旁,篆书,四寸,署“雪楼程师孟书”。《榕阴新检》载“此为林南山伪刻”。详《志余》。

邻霄台楷书,径三尺,镌石。

金刚迹楷书,径三寸,镌邻霄台东。

鸦浴池楷书,径三寸,镌山上。

霹雳岩楷书,径一尺五寸,镌山半,相传宋程师孟书。

蟠桃坞楷书,径二尺,镌道山亭右。

天章台篆书,径二尺三寸,镌道山亭左。

望潮峰楷书,径一尺四寸,镌天香台南。

天香台楷书,径一尺五寸,镌望潮峰西。

降魔石楷书,径五寸。镌东峰岩。

舒啸岩隶书,径六寸。镌小洞天左。

避俗岩篆书,径一尺,镌小洞天右。野 舟 为东泉题行书,二寸。

第一山摹米芾行书,字径二尺,镌天王岭。米芾书行书,三寸。

蒙 泉楷书,径□寸,镌山北麓。

沁洌泉隶书,径六寸,镌山北。用 岩行书,寸余。

浣尘泉楷书,径五寸,镌福字坪右。

墡泉井楷书,径五寸,镌山西麓井上。

仙 床隶书,径五寸,镌小洞天下。

环翠石隶书,径一尺,镌山北。

秩山书隶书,二寸。

圆天石楷书,径一尺,镌邻霄台后。

醉薰台行书,径一尺,镌山南麓。□□四十三年甲□。行书,三寸。

住提僧惠摄楷书,径五寸,镌华严岩左,李阳冰《般若台记》下,盖当时重修李篆时所勒,今拓《般若台记》者亦兼及之。周明辨辛酉重修篆书,径四寸,想亦重修李篆时所勒。

丁亥仲冬子西□□梦锡同来。□书,径□□,镌山上。

祖居山下自唐迁,故老相传八百年。但使儿孙能守分,不令沧海变桑田。楷书,径四寸,镌鳞次台侧。

“蓬壶分得片云奇,影出遥天海色移。绕麓烟霞扶□□,当空日月落鸦池。尘藏孤迳含幽邃,水抱诸峰入望微。我欲登临凭作赋,越王台古正凄其。”西蜀内江王三锡。草书,径五寸,镌石天北。

“一别林泉十七秋,归来剩得雪盈头。眼中看尽升沉事,总备青藤日醉游。”癸卯中秋。行书,径四寸,镌二隐堂后。

“一勺清泉一撮山,疏□草树自回环。梦中时化□□鹤,飞入长松不肯还。”行书,径三寸,镌二隐堂后。

“卜宅山隈六世余,儒风世守旧门闾。开成三径莳花木,待与儿孙好读书。”行书,径二寸,镌二隐堂后。

“迢递乌山景,巍峨自古今。登临一玩久,清趣满胸襟。”富峪李赞题。楷书,径二寸半,镌石天北。

傲首今依孤嶂伴,野心已被白云留。楷书,径八寸,镌二隐堂后。

海阔天空楷书,径一丈二尺,镌邻霄台下。

禅关西景楷书,径一尺二寸,镌邻霄台后。

云霤万壑篆书,径一尺四寸,镌二隐堂后。

风月吟台行书,径二寸,镌二隐峰旁。

山水之间隶书,径四寸,镌二隐堂后。

心月孤圆行书,径五寸,镌清尘岩旁。

孤禅静室行书,径五寸,镌清尘岩旁。

第一奇峰楷书,径一尺二寸,镌山麓。

山水清音楷书,径一尺二寸,镌邻霄台后。

介景亭楷书,径一尺二寸,镌观音岩西。

一局台篆书,径二寸,镌天秀岩侧。

罗浮岭楷书,径八寸,镌山上。

上池泉楷书,径四寸,镌山麓。

虎 符楷书,径九寸,镌霸石。

列 岫楷书,径一尺,镌冲天台后。

石 丈隶书,径八寸,镌榕树坪。

辋 川楷书,径一尺,镌金鱼池石壁。

石 麟行书,径八寸,镌桃石。叶圭书。行书,三寸。

豹 雾行书,径一尺四寸,镌二隐峰旁。

片 石楷书,径八寸,镌冲天台北。

玄 岩楷书,径四寸,镌蟠桃坞。

云 禅行书,径四寸,镌清尘岩旁。

苍 岩行书,径二尺,镌山麓。

豹 园楷书,径一尺五寸,镌山麓。

净 岩行书,径七寸,镌山麓。

染 月楷书,径一尺一寸,镌山麓。

云 岫楷书。径一尺,镌山上。

云 窝草书,径五寸,镌二隐峰旁。

岩 春楷书,径一尺六寸,镌山上。

真 境楷书,径一尺五寸,镌山北,余字蚀入土中。

《乌石山志》卷之六终 于麓古天开园画楼,开镌匠吴大擀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3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