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化「私我」为「无我」

作者:圣严 字数:1145 更新:2025-01-26 09:48:40

我们常听人说:「这个人太自私自利了。」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带有负面评价的意味。其实,自私是正常的,自利也是正当的,因为人如果不自私、不自利,恐怕很难生存下去。

实际上所有的生物都是自私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就是说万物在自私的原则下,都有争取自我生存下去的本能。所以换个角度来看,「自私」的用意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以求得立足的空间、生存的机会,延续自我的生命。既然人也是万物之一,就会有自私这种原始的动机,所以应该也算是正常的,不能以对错来评断。

「自利」也是如此,因为对自己有利,才得以生存下来。否则,连自己都无法生存,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但是,「自私自利」也有几个阶段和层次:

第一,自私、自利,但不会妨碍他人,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

第二,虽然自私、自利,但同时又能够利益他人,这就是自利利他,也是菩萨修行的第一步,但这还是凡夫的境界。

第三,即使是对自己没有利益,可是对众生是有益的事,也要秉持「舍己」而「为人」的精神。这也是古往今来很多大宗教家、哲学家们所主张「大公无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

虽然说自私自利并不一定错,但是,从佛教的立场来看,自私好吗?自利对吗?自私自利的结果,就会造成佛法所说的「我执」,衍生一切的烦恼。即使是到前面说的第三个层次,还有一个「大我」,还是有一个「我」,有我就有烦恼;因此在第三层之后,还有一个第四层,那就是「无我」的境界。

佛法中说的「无我」,是把个人一己的私利,分享给一切众生,化个人的利益为大众的利益;也就是说,凡事均先想到大众,无私地奉献给大众。而在大众得到自己的帮助和利益之后,既不邀功,也不会希望求得回报,心中更不会牵牵挂挂,计较自己帮了多少人的忙、救了多少众生、做过多少好事,这也就是「菩萨道」的精神。

「菩萨道精神」的涵意,第一要「上求佛道」,第二要「下化众生」。「求佛道」是成长自己的智慧,增长慈悲心;「度众生」则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不但都围绕著「利」来进行,从中增加自己的福德、功德,而且还能同时完成「自利」和「利他」,将自私的「私」完全消融、化解。

一般人在听到这个道理之后,多半都觉得这个道理很好,也很愿意学,可是真正要去做,却又很困难,不是那么简单达到。以这四个层次来说,我们至少要做到第一层,可以做为进步到第二个层次的基础。但是要做到第三个层次,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更何况是第四个「无我」的层次,虽然不容易做到,但也不是不可能,至少可以把它当作是努力的大方向和目标,脚踏实地的实践下去。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