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书信二十一 致爱德华绅士_新爱洛伊丝

作者:卢梭 字数:3393 更新:2025-01-07 10:49:54

真的,绅士,我的心灵受到了生命的拖累。生命早已成为我的负担,我已失去一切使我珍惜生命的东西;对我来说,除了烦恼和厌倦以外,就别无其他了。有人说,没有那个给我生命的人下命令,我是无权处置我的生命的。我深深知道,从好几个方面来说,我的生命也是属于你的。你对我关怀备至,救过我两次性命;由于你的恩惠,我才至今还活着。我只有在确信我自杀而又不犯罪的情况下,或者在毫无把我的生命用来为你效劳的希望时,我才处置我的生命。

你说你需要我,你为什么要对我说假话?自从我们到伦敦以来,你不仅不要我关心你,反倒是你一心照顾我,你对我的关心照顾纯粹是多余的!我的绅士,你要知道,我恨我的罪过甚于恨我的生命;我崇拜永恒的存在。我的一切都是受你之赐,我爱你,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你,不过,友谊和义务能把一个不幸的人留在人间,但要想把他永远束缚在这个世界上,那是用任何借口和诡辩都不行的。你应当给我以理智的启发,把你的心里话告诉我,我一定洗耳恭听。不过,你要记住:切莫趁我绝望的时候欺骗我。

你要我讲一讲我的理由吗?很好!我就对你讲吧。你要我根据你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来决定我对它思考的程度,这一点,我完全赞同。我们要平心静气地探索真理,在讨论一般的问题时,要把它看作是事关他人而不涉及自己。罗贝克在自杀以前曾对他自杀的原因做过一番解释。我不想学他那样专为此事写一本书,我对他的书并不十分满意,然而,我想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学他处理此事的冷静。

我早就对这个重大的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了。这一点,你大概是知道的,因为你了解我的命运,而我还活着。我愈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我愈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归纳成这样一个基本的命题:我们应当在不触犯他人的前提下求福而避祸,这是自然的权利。当我们的生命已经成为一种祸害,对谁也没有好处的时候,那就应当允许我们摆脱它。如果在世界上有一个明白无误的准则的话,我认为,这个准则就是。如果谁能推翻这个准则的话,则人的行动没有一桩不是罪恶了。

诡辩学家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说的呢?首先,他们认为生命不是我们原有的东西,因为它是别人给我们的。然而,既然它已经由别人给予我们了,那它就属于我们所有了。他们的两只胳臂不也是上帝给的吗?然而,当他们急坏疽病的时候,他们就截去一只胳臂,如果必要的话,连两只都一起截去。类比法,正是为那些相信灵魂不灭的人创造的,因为,既然我可以牺牲一只胳臂以保全一个更珍贵的东西,即我的身体,则我也可以牺牲我的身体以保全另外一个更珍贵的东西,即我的幸福。虽说上帝赐与我们的一切礼物都自然是我们的财富,但它们是太易于改变它们的性质了,因此,上帝又赐与我们理智,以便我们能够对它们进行鉴别。如果我们不能按这个法则挑选一些礼物和抛弃一些礼物,这个法则对人类又有什么用处呢?

这个理由很不充分,他们翻来覆去地变着花样说。他们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看作是一个站岗的士兵。“上帝把你安置在这个世界上,”他们说,“没有得到他的允许,你为什么要离开这个世界呢?”不过,单拿你自己来说,上帝既然把你安置在这个城市里,你为什么未得到他的允许就离开此城呢?上帝的允许岂不是不妥吗?而我,不论他把我安置在什么地方,是安置在一个物体里还是在地上,都只有在我感到舒适的情况下,我才呆在那里,而一当我觉得呆在那里不舒适了,我就要离开。这是大自然的声音和神的旨意。“你必须等待命令,”这我同意,但倘若我是自然死亡的,则我的生命,不是上帝命令我舍弃,而是他夺走的;反之,他可以使生命变得让我无法忍受,然后命令我把它抛开。在 --------

①拉克丹蒂乌斯(二六○—三二五)拉丁雄辩家。

②奥古斯蒂努斯(三五四—四三○)非洲主教,著名的新柏拉图哲学的鼓吹者。

③关于参孙为了报仇而不惜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故事,请参见《旧约全书·士师记》 “摩西十诫”说;“不可杀人①。”结果怎样呢?如果这一条要在世上严格实行的话,那就连坏人和敌人也不杀了,而那个曾经使许多人丧失性命的摩西,他本人就没有实行他自己的训条了。如果有什么例外的话, 他们还告诉人们:“你们要耐心忍受上帝赐给你们的痛苦,把你们所受的苦变成功德。”如果这样来实行基督教的教义的话,那简直是把教义的精神完全领会错了!人遭受千百种痛苦,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一块由苦难组成的织物,他好像就是为了受苦受难而生的。在他所受的苦难中,有些是可以躲避的。理智当然是希望他能躲避;宗教是从来不违背理智的,因此也会赞成人躲避他能躲避的苦难。然而,理智使人躲避的苦难的数目,与他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被迫忍受的苦难相比,那简直是太少了!仁慈的上帝让人把它们变为功德的,是后一种苦难,他接受他强迫我们缴纳的贡品,让我们今生奉献,来生受益。对人的真正的惩罚,只能来自大自然,而他之耐心忍受强加在他身上的痛苦,那是按上帝对他的要求做的,如果谁硬要多做一点,那他就是一个疯子,应当把他关起来,或者是一个骗子,应当加以惩处。因此,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躲避一切可以躲避的苦难,即使这样,我们躲不过的苦难还是太多。生命一旦成为一个不好的东西,我们就应毫不惋惜地抛弃它;此事可以由我们自己作主,既不冒犯上帝,也不冒犯他人。如果要对最高的存在奉献一件牺牲的话,除死以外,还能奉献什么呢?让我们把经过理智的思考而决定的死奉献给上帝,把他向我们索还的灵魂静静地安放在他的心里。

这是良知对所有的人宣示的大道理,而且是得到了宗教认可的大道理①。现在,让我们回头来谈我们自己。你对我赤诚相见,而我也深知你的痛苦,你遭受的痛苦并不比我少。你的痛苦和我的痛苦一样,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而且,愈是没有办法医治,愈是把荣誉看得比财产更重要。我承认,你是咬紧牙关忍受你的痛苦的,你有美德做你的后盾,再前进一步,它就使你解脱了。你要求我忍受痛苦,绅士,我倒是要要求你结束你的痛苦。我现在让你来评判:在我们两人当中,谁对谁更有用。

--------

①这封信竟谈这个问题,真是奇怪!一个人为自己研究这样的问题,能如此平心静气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吗?这封信是不是捏造的,或者,作者是不是存心让人家批驳?值得怀疑的,是他引用罗贝克的例子,他似乎想用罗贝克的例子来证明他也应当这样做。罗贝克是那么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以致决心把它写成一本书,一本厚厚的长篇巨著,而且书中的语言平平淡淡,笔调十分凝重。罗贝克说,他把书一写好,就可以死了,而且死的时候,也的确像他著书的时候那样安详。我们切莫相信世纪的偏见和民族的偏见。如果不按他的方式自杀,那就只有在自杀的时候暴跳如雷了。一切勇敢的行为,在心灵软弱的人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心忖度他人的心。然而,我们还可举出许许多多经过证实的贤人的事例,他们既无后悔的表示,也不大发雷霆或做出绝望的样子。他们之所以不要自己的生命,唯一的原因是由于生命已经成了他们的累赘,因此,他们死的时候,比他们生的时候还安详。——作者注

我们为什么迟迟不走这该走的一步路呢?难道说我们硬要活到年纪老迈,在已经失去了生命的魅力之后还要苟恋余生吗?我们为什么要可怜巴巴地费那么大的力气拖着一副衰败的身躯?以我们现在的年龄而论,心灵的力量可以很轻易地使我们的生命摆脱一切束缚,知道如何去死,往后,就只好呻吟地等别人来夺去我们的生命了。当我们产生了活够了的心情,巴不得死的时候,我们就要趁此时刻死去;我们切莫等待死神带着一副吓人的样子在我们不愿意死的时候来催我们的命。我记得,我有一个时候,曾祈求上天只让我活一个小时,要是那时候我真的死了的话,我当时的样子一定是很沮丧的。唉!要割断把我们的心与人世相连的纽带,真难啊!因此,一把纽带割断,就马上离开,这才是明智之举!绅士,我认为,我们两人都有资格住在一个更纯洁之地;美德已向我们指出了这个地方,而命运也要求我们赶快去寻求。愿友情在我们一生的最后时刻把我们两人紧紧联结在一起。啊!两个知心的朋友互相拥抱,自愿同时结束他们的生命,同呼最后一口气,让两个灵魂同时脱离他们的身躯,那是多么惬意啊!他们的最后一分钟有什么痛苦?有什么可后悔的?他们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什么可恋恋不舍的?他们一起走,他们在世上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东西。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4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