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四章 鼎立与统一_中国历史风云录

作者:陈舜臣 字数:5978 更新:2025-01-24 17:20:22

1

这次,刘备因同乡公孙瓒的缘故,被提拔为平原国的相,勉强算是加入了两千石的序列里。

东汉仍然实行郡国制。郡的官员由中央派遣,国是皇族的封地,郡和国是平级关系。郡的长官称为太守,国的长官(皇族的王仅是名义上的)则是相。东汉时代的郡国数量据说过百。此外,郡国之上有州,共有十三个。州的长官是刺史,不过刺史原本只负责巡查州属下的郡国,并不直接统治,因此没多大权力,俸禄不过六百石。后来,刺史的权力逐渐变大,俸禄也达到了两千石,到东汉晚期甚至掌握了军权,官名改称为“牧”。

可能是人才不足的原因吧,马商保镖刘备也因缘际会做了平原相。然而在不久之后,占据冀州的袁绍攻打公孙瓒,这位刘备好不容易才倚靠上的公孙瓒在被包围后自杀身亡。公孙瓒的失败之处在于把东方的乌桓族也圈入了敌人行列,而袁绍和乌桓族结盟,消灭了公孙瓒。刘备因此失业,去徐州做了徐州牧陶谦的食客。陶谦死后,刘备继任徐州牧。个中的内情如何不得而知,研究者中也有人将其视为一种侵占。

因公孙瓒的没落,中国北方形成了袁绍和曹操两大势力对立的局面。一山不容二虎,建安五年(200),双方比预想要早地在黄河岸边的官渡(河南省)交战。这场最关键的大决战以曹操的胜利告终。两年后,战败的袁绍在失意中死去,他的儿子们虽继续抵抗了一阵子,但因内部纠纷不断而不能再对曹操构成威胁。

袁绍的堂弟袁术在南方,据点是位于黄河和长江之间的淮河近边的寿春(安徽省)。人们都认为袁术不会做人。虽然是堂兄弟,但他和袁绍是天生的对头,还骂对方是小妾养的,炫耀自己才是名门袁家的嫡系。在袁绍和公孙瓒斗争的时候,袁术站在后者一方。总有一些人实力全无,架子却很大,但是一旦遇到事情就束手无策。后来三国中吴的孙家,原本也归属袁术,但很快就断绝了关系。

曹操迎献帝到许(河南省)的 在逗留荆州的这段日子里,刘备有了极大的收获。他以“三顾茅庐”迎来了二十七岁的青年军师诸葛孔明(本名亮)。关羽已经从曹操阵营逃回,结义兄弟之一的张飞,还有赵云等人才都聚集到刘备身边。不过他们全是野战的司令官,刘备阵营中缺乏参谋。因诸葛孔明的加入,在用兵谋略方面的实力就有了关键性的增强。如果没有孔明的加入,刘备还会像此前一样,漂泊在乱世诸将之间,以过客的身份了此残生。

诸葛孔明提出的天下三分之策非常有名。当时,一下子就统一天下是不可能的。曹操如果实力渐长,就有可能实现统一。刘备阵营要参与争夺天下,至少要领有荆州和益州(四川)两州,而且只有联合东吴的孙权,才能抵挡曹操。为此就需要仔细谋划。

在加入刘备阵营的 3

关羽和刘备自然是君臣关系,但据说也“恩如兄弟”。小说《三国演义》还把包括张飞在内的桃园三结义置于篇首。刘备因关羽被杀,大动肝火,决定亲自出马发动复仇战争。虽然诸葛孔明一再苦谏,但素来基本听孔明话的刘备这次怎么也听不进去。对刘备来说,为死去的关羽报仇是不需要理由的。

这是为了私情而出兵。可是因落入吴名将陆逊精心设置的圈套,蜀军大败。若换作是曹操,他是绝不会因为私情出兵的。过于重视结义兄弟的情谊,是刘备大败的原因,但我认为这也是刘备的魅力所在。诸葛孔明也许是被刘备这样的人情味所吸引吧。然而刘备发动的对吴报复战争,大大搅乱了孔明的天下之计。

不管怎么说,魏是个超级大国,蜀和吴都不能单独抗衡。不过,魏因篡夺了东汉(献帝被杀的消息在当时广为流传),对魏发动讨伐战争是大义所在。显而易见,孔明准备和吴结盟打击魏的计划,因刘备对吴报复出兵而无法推进。

大败而归的刘备没能回到国都成都(四川省),而是停驻在三峡险要附近的白帝城(四川省),并在次年也就是章武三年(223)四月死在那里。临终之际,昭烈帝刘备向赶来的孔明留下遗言,如果你辅佐我儿子而且他没什么问题的话,就继续辅佐;但如果他实在不才,你也可以取而代之。孔明对此答道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实际上刘备的儿子刘禅并不怎么样。孔明开始竭力辅佐这个昏君。当务之急是修复因报复出兵而恶化的对吴关系。吴因拒绝了魏强硬提出的人质要求,对魏关系陷入僵局。在这样的背景下,蜀吴同盟得以顺利推进。孔明的想法是和吴保持友好关系,出汉中进攻魏。刘备死后过了四年,他才向汉中出兵。此前孔明除了修复对吴关系,还致力于在蜀领内南方平定西南夷。他定下的大方针是使其心服,而非武力压迫。如果用武力镇压,他们在蜀军出汉中后可能还会造反。西南夷的首领是个叫孟获的优秀人物,孔明和他交战七次,据说七擒七纵,实施了彻底的攻心战。同时孔明努力发展西南各民族落后的产业和文化,意欲在这方面上获得他们的信任。这其中也有领土开发的意思。

吴国孙权也被《三国志》赞颂为人杰。他最头疼的是统治下的领土虽广,人口却不足。开发领土还必须借助军队的力量。所谓的屯田制对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魏国吸取了赤壁战败的教训,但凡南征,必定将耕地南扩,尽可能缩短补给线。就这样,三国鼎立时期的中国,三股势力展开各种竞争,致力于开发自己的势力范围。时隔两百年后,东汉晚期的户数人口仍略微不及西汉末全盛期的水平。而在黄巾之乱后的三国时期,户数、人口大幅减少。甚至有学者推定当时的人口已经跌落到以百万为单位。尽管如此,这已经是各国在付出了上述努力之后的结果了。各国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尽量把国土的荒废控制在最小限度上。

蜀建兴五年(227),诸葛孔明由蜀进兵汉中。受献帝禅让的曹丕(魏文帝)在此前一年死去。曹操之孙曹睿即位,这就是明帝。诸葛孔明率蜀军出兵汉中,负责迎击的魏军司令正是当时魏的实力派人物司马仲达(本名懿)。

建兴五年出兵的时候,诸葛孔明向后主刘禅献上名文《出师表》,据说只要是人,读了以后就会流泪。翌年出兵,他又写了《后出师表》,期望必胜,但因部将马谡违犯军令,在街亭(甘肃省)战败。马谡是孔明尤其钟爱的弟子,但其因是兵败的责任人,孔明挥泪斩了他。但他给了马谡家人丰厚的待遇。建兴十二年(234)出兵成了诸葛孔明最后的北伐。他在军中病倒,殁于五丈原(陕西省),享年五十四。虽然丧事极为隐秘,但派出间谍的司马仲达不可能没有察觉。蜀军依孔明遗言撤退,魏如果追击就必定大胜。然而司马仲达认为这可能是孔明的奇计,他也退兵了。老百姓形容为

——死孔明走生仲达。

真的是这样吗?司马仲达不想在此立大功的推理也是成立的。魏明帝没有儿子,而司马仲达的实力过于显眼。如果使蜀军溃灭,魏王朝就可能很快会肃清司马仲达这股强大势力。如果蜀军完好回国,就仍然是魏的强敌,集军中威望于一身的司马仲达就是魏不可或缺的人物,自身会很安全。

四年后,司马仲达在襄平击破了盘踞辽东的公孙渊。和蜀、吴不同,公孙家只不过是个地方政权。通过击破公孙氏,魏将势力范围从中国东北扩大到了朝鲜半岛。景初二年(238),魏在朝鲜半岛的带方郡任命官员。随之,东海对岸的邪马台国使者来到带方郡,被那里的官员带到洛阳。一般认为这和司马仲达的凯旋基本上是同时的。

魏明帝于景初三年(239)正月死去,时年三十五岁。司马仲达总算赶上了明帝的临终托孤。明帝拉着司马仲达的手托付后事,让他和曹爽一起辅佐少子,遗言的结尾是

——吾得见君,无所恨。

没有亲生儿子的明帝暗中收皇族的曹芳为养子,病情一加重就宣布了立太子。他拉着司马仲达的手说的“我能遇到你,已经没有遗憾了”,但略微尖刻点看,也可以这么解释:明帝曾经担心,司马仲达从辽东回来的时候,可能会率大军以武力篡夺皇位,但他没有这样做,于是安心了。另外遗嘱中尽管托付了后事,却没有像刘备对孔明那样表示出百分百的信任,而是让他和皇族的实力派曹爽共同辅政。

司马仲达慎之又慎,远离权力中心,不理政务,但这是为了麻痹曹爽。既然司马仲达变得老老实实,曹爽就几乎掌握了全权。可是,司马仲达的秘密威令却渗透了整个军队。嘉平元年(249),也就是明帝死后十年,司马仲达突然发动政变,肃清了曹爽一派。

4

嘉平元年政变之后,名义上的曹魏王朝实际上已全盘成了司马氏的天下。三年后司马仲达死去,他的儿子司马师继承了父亲的权杖。不过,他做了他父亲不能做的事情。司马师杀了发动反司马运动的国丈张缉,废了皇帝曹芳,立了文帝之孙曹髦。在皇帝的废立上,以前就有暴虐的董卓展示自己实力的先例。司马师在这次废立的次年死去,其弟司马昭继承了实权。司马昭杀了准备反抗的皇帝曹髦,让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曹奂即位。不用说也知道曹奂是司马氏的傀儡。

司马昭做了相国,又做了晋公,又被立为晋王。这和东汉末期曹操先做魏公又做魏王的情形简直如出一辙。这就是向人们发出信号,魏灭亡后的王朝名为晋。曹氏对刘氏(东汉)所做的,被司马氏原封不动地奉还。

咸熙二年(265)八月,司马昭死。同年十二月,其子司马炎受曹奂禅让登基,建立新王朝晋。这就是晋武帝。

退位后的曹奂被封为陈留王,三十八年后死去。他比夺去自己帝位的司马炎多活了十几年。被曹丕篡位的献帝被封为山阳公,也比曹丕多活了八年左右。二者有相似之处。

263年,也正是司马昭掌握实权的时候,魏派军远征蜀,刘备之子刘禅投降。诸葛孔明死后,蜀没有出过类似的人才,仅有个姜维在勉勉强强地维持着国政运行。投降后的刘禅被带到洛阳,授予食邑一万户,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想念蜀国吗?”刘禅回答说很喜欢国都洛阳的生活,没有想过蜀国。司马昭心里会觉得此人“不可救药”,但是,展现愚昧是刘禅唯一的保命方法。刘禅在洛阳打发了九年的废帝生活,亲眼目睹了魏被晋完全取代的过程。

蜀被灭国后,南方的吴仍在挣扎。孙权活了七十一岁,这在当时是高寿。可以说长寿过头了,至少吴因为孙权的长寿而在各方面深受“老害”之苦。太子孙登因比父亲死得还早,于是孙权立王夫人所生孙和为太子。本来也不会有问题,但孙权更喜爱孙和的胞弟孙霸,这其中也有上了年纪的原因。他的态度表现得非常明显,在立孙和为太子的同时也立孙霸为鲁王,这对兄弟的待遇完全一样。大臣们谁也不知道太子会在什么时候因触怒老人而被废,于是分成了太子派和鲁王派,陷入了长久的派阀争斗。鲁王派展开了废太子的秘密工作,而太子派则拼命防守。派阀抗争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阶段,内讧长达九年,因此吴再也不能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地对抗北方的巨人魏——实际上是司马氏。

孙权对国家已经分裂成两派是心知肚明,但最后还是醒悟过来,要是任其发展下去国家就完了。他各打五十大板,废了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诛杀了积极参与派阀抗争的大臣。作为收场,又将潘氏所生的孙亮立为新太子。但九年内讧造成的创伤实在太深,他在创伤还没愈合前就死了。时间是魏嘉平四年(252),也就是司马师做了魏国大将军那年。

国家活力衰退的吴希望用一场夺目的胜仗起死回生。在胜利万岁的风潮中,诸葛孔明兄长的儿子,大将军诸葛恪被期待能使吴再度雄起。他不停地发兵攻击魏的边境。和他相对的是反战派,以武卫将军孙峻(孙权叔父的曾孙)为首。

吴国居民已疲惫不堪。孙权家族大概有暴虐的倾向,据说这个国家的刑罚之严酷,都能让人想起战国的秦。有说法认为,和魏、蜀相比,吴匮乏人才也是因为严罚主义。诸葛恪一直寻找重振国家雄风的机会,但军队的士气低下,此外再加上疫病,兵力损失过半,只得沮丧地撤退。就像是已等候多时,反战派的孙峻在宫殿设下伏兵,杀了返回的诸葛恪。诸葛恪是原先的太子派,孙峻则是鲁王派。虽然已经被各打了五十大板,但后遗症还在继续。

孙峻死后,他的儿子孙继承了权力。魏被司马氏所取代,同样的现象也经常在吴发生。不过吴国的情形发生在远亲即孙氏族内。十六岁的皇帝孙亮对孙的专横感到不满,但孙已经具备了废立皇帝的实力。孙亮会同手下试图诛杀孙,兵变未果反被废了皇帝之位,降格为会稽王。孙迎立孙权的六子孙休登基,并且近卫军和皇帝手下全部都由自己的门下把持。不过,孙休已经二十四岁,他和心腹张布制定了严密的计划,在朝贺的时候逮捕了孙,即日将其诛杀。倘若孙休在位时间长一些,吴的情况可能会好转,但他在位七年即死去。在他死前一年,蜀向魏投降。另外,吴领内的交趾(越南)发生了叛乱。孙休有个年幼的儿子,但幼帝显然无法应付处于多事之秋的国家,因此孙皓被迎为皇帝。

孙皓二十三岁,是被孙权各打五十大板而被废的太子孙和的儿子。虽然已非年幼,但不得不说吴挑了一个最差人选。大概是隔代遗传,孙权所表现出的暴虐性被孙皓放大了好几倍。这位可怕的虐待狂做了吴国皇帝后,据说臣下战战兢兢,一日也不得安稳。刑罚之残忍,大概人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他把不中意的宫女淹到水里。所有人胆战心惊,紧张到一点错都不敢犯,于是孙皓就欣赏不到有趣的刑罚,因而不高兴。有个走狗宦官岑昏,替他寻找各种各样的刑罚借口,比如说谁眼神不好,等等。

孙皓还很奢侈,营造了叫“昭明宫”(后来为了避司马昭的讳改称显明宫)的大宫殿,方圆五百丈。为了伐木,不仅动员了普通人,连二千石以下的官员都被用作监督或其他工作。

晋朝益州刺史王濬向武帝进言,当今正应伐吴。他认为,如果荒淫残虐的孙皓死了,吴立了贤主,就可能变强。所以要讨伐的话就得趁现在。必须得承认,事实确实如此。

晋终于对吴发起南征。进言的王濬为将军,负责指挥军队。和他一起攻打武昌的同僚将军中有个叫王戎的人。四十七岁的王戎因是“竹林七贤”之一而闻名于世。

面对来犯的晋军,吴军兵将都不想拿起武器。又有谁肯为这个让人遭殃的皇帝卖命呢?

吴国兵将最恨的就是宦官岑昏。吴杀了此人,好不容易平抚了兵士,但为时已晚,最终向晋投降。晋咸宁六年(280),三国鼎立时代终结,中国再度统一。后面将要讲到,这次统一也是昙花一现。

正史《三国志》的皇帝中,孙皓是被批判得最严厉的人物。《三国志·吴志》关于他的描述如下

——皓凶顽,肆行残暴,忠谏者诛,谗谀者进,虐用其民,穷淫极侈,宜腰首分离,以谢百姓。

说应该把他被碎尸,以向百姓谢罪。《三国志》对他的祖父孙权也没给多高的评价

——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

评价最高的是曹操

——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可以说,魏晋从鼎立的三国中脱颖而出,构筑了天下统一的基础,靠的仍然是曹操的才能。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