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卷三百十二 折伤门

作者:朱橚 字数:18267 更新:2025-01-24 16:37:47

  从高坠下(附论)

  黄帝曰。中风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行。下积于胁则伤肝。又中风及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又头痛不可取于者。有所击堕。恶血留滞于内。伤痛未已。可刺则不可远取之也。夫从高堕下。恶血留于内。不分十二经络。圣人俱作风中肝经。留于胁下。以中风疗之。血者皆肝之所主。恶血归于肝。不问何经之伤。必留于胁下。盖肝主血故也。痛甚则必有自汗。但人有汗出皆为风证。诸痛皆属于肝经。况败血凝结。从其所属。入于肝也。从高坠下。逆其上之血气。非肝而何。伤寒无汗。既自汗必是风化也。以破血通经药治之。夫肝胆之经。俱行于胁下。经属于厥阴、少阳。宜以柴胡为引用为君。以当归活血脉。又急者痛也。甘草缓其急。亦能生新血。阳生阴长故也。为臣。穿山甲、栝蒌根、桃仁、红花破血润血为之佐。大黄酒制。以荡涤败血为之使。气味相合。使血气各有所归。痛自去矣。

  方

  蒲黄散

  (出圣惠方)

  治从高坠下。落马坠车。辗着。腕损、骨碎、筋伤、内损

  。恶血攻心闷绝。坐卧不安。宜先须按摩。排正筋骨。先服此药。止痛散血。

  蒲黄(一两)当归(三分)桂心(三分)延胡索(一两)芎(三分)赤芍药(一两)子(三分)没药(一两)附子(一两炮制去皮脐)栗子(二两去壳阴干)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芸苔子(一两)上捣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不拘时候。频服。

  没药散

  (出圣济总录)

  治坠堕。损伤筋骨皮肉。发热疼痛。

  没药(研)泽泻当归(切焙)桂(去粗皮)槟榔(锉)甘草(炙锉)白芷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附子(炮制去皮脐)芎(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不拘时候。

  镇心散

  (出圣惠方)

  治因伤折后。惊悸、心神烦闷。宜服。定魂魄。

  虎睛(一对用生者血浸一宿漉去阴干)金箔银箔(各五十片细研)茯神远志(去心)人参(去芦头各半两)麦门冬(去心焙)羚羊角屑(各一两)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上为末。用枣肉入炼蜜同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于食后。并夜卧时。以茯神汤下三十丸。

  续断散

  (出圣济总录)

  治从高坠下。伤损筋骨。发热肿痛。

  续断(锉)生干地黄(焙)当归(切焙)芎附子(炮裂去皮脐)桂(去粗皮各一两)泽兰叶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甘草(炙锉各半两)上为散。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不拘时候。

  破血散痛汤治从高损伤坠马。恶血流于胁下。痛甚不能转侧。妨其饮食。

  羌活防风中桂(各一钱)柴胡胡翘(各二钱)当归梢(二钱)麝香(少许另研)苏子(一钱半一方无)水蛭(炒去烟尽另研)上分为二服。每服酒二大盏。水一盏。除水蛭、麝香外。另研如泥。煎余药根据一大盏。去滓。上火令稍热。调二味急服之。

  干地黄散治从高堕下。伤损疼痛。

  生干地黄(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附子(一两炮制去皮脐)川大黄(半两)续断(半两)桂心(一两)琥珀(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瓤)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上为细散。温酒调下一钱。不拘时候。

  芎散治从高坠下。车马诸伤。折疼痛不可忍。

  芎延胡索桂肉(去粗皮)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生干地黄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泽泻(半两)虎胫骨(二两涂酥炙黄)当归(二两锉微炒)上为细末。

  温酒调下二钱。不拘时候。

  大胶艾汤治男子伤绝。或从高坠下伤五脏。微者吐唾血。及金疮伤经者。

  阿胶艾叶甘草当归芎(各一两)干姜(一两)干地黄芍药(各三两)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烊分服。羸人分三服。兼治妇人产后崩伤。下血过多。虚喘欲死。腹中激痛。下血不止。

  复元活血汤治从高坠下。恶血流于胁下。及疼痛不可忍。

  柴胡(五钱)当归(二钱)甘草穿山甲(炮)红花栝蒌根大黄(醋浸一两)桃仁(去皮尖五十个)上桃仁研烂。余药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二盏半。酒半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以利为度。得利后痛或不尽。服乳香神应散。

  接骨丹治从高坠堕。伤折疼痛。

  当归(切焙二两)甘草(锉炒三两)桂(去粗皮一两半)没药(另研)乳香(另研各半两)泽兰(一两)自然铜(火烧红淬七次一两研)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水面糊和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调下。不拘时候。日进三服。

  牵牛子散治从高坠下伤折。有瘀血不散。胁肋疼痛。

  牵牛子当归(切焙各一两)槟榔(锉)桂(去粗皮)木香(炮各半两)郁李仁(酒浸去皮细研)青橘皮(汤浸去皮白各一两)上为散和匀。每服一钱。空心温酒调下。取瘀血尽为效。以败龟膏贴。

  附子散治从高坠下。落马车碾。一切伤折。理血止痛。

  附子(炮制去皮脐)没药蒲黄当归芎姜黄赤芍药(以上各一两)上为细散。温酒调下二钱。不拘时候。

  接骨草散治从高坠下。损骨折筋伤。

  接骨草巴戟(各三两)紫葛根(锉)石斛(去根锉)丁香续断阿魏(面裹煨面熟为度以上各一两)上为细末。温酒调下二钱。不拘时。

  没药膏治从高坠下。伤损筋骨。打破皮肉。疼痛。

  没药当归(锉微炒)麒麟竭蒲黄牡丹骨碎补橘仁(微炒各一两)上为细末。

  以温酒调下二钱。不拘时候。

  葵根散治从高坠堕损。车碾马坠。筋骨蹉跌。甚者大小肠不通。皆被瘀血与卫气

  不和。致令不通。

  葵根(一两)木通瞿麦川大黄(锉碎微炒各二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鹿葱叶并根(一两)上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温酒调下。

  滑石末一钱。

  桃仁汤治从高堕下。落大木车马间。胸腹中有血。不得气息者。

  桃仁(四十枚)大枣(二十枚)大黄硝石甘草(各一两)蒲黄(一两半)上咀。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绞去滓。适寒温尽服之。当下。下不止。渍麻汁一杯。饮之即止。

  乳香神应散治从高坠下。疼痛不可忍。及腹中疼痛者。

  乳香没药雄黑豆桑白皮独头栗子黄(以上各一两)破故纸(炒三两)上为末。

  每服五钱。醋一盏。沙石器内煎至六分。入麝香少许。温服。

  巴戟汤治从高坠下。及打扑内损。昏冒嗜睡。此谓血闭。及脏腑不通。

  巴戟(去心半两)当归地黄芍药川芎(各一两)大黄(半两)上为粗末。

  水煎服。以利为度。

  桃仁散治从高堕下。伤损腹中。瘀血疼痛。

  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生研细)当归(一分捣末)牵牛子(半两生捣末)琥珀末(一分)腻粉(一分)上研令匀。分为三服。生地黄二两。生姜一两。切细。炒令紫色。入小便一小盏。酒一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空心调下一服。当取下恶血。疼痛立定。

  芸苔散治从高坠下堕损。恶血在骨节间。疼痛。

  荆芥藕节(各二两阴干)净芸苔子马齿苋(阴干)川芒硝(各一两)上为细末。用苏枋木半两。酒一大盏。煎至七分。调下二钱。不拘时候。

  败龟膏

  (一名灵龟膏)

  治从高坠下伤折。有瘀血不散。胁肋疼痛。

  败龟(酒浸炙二两半)大黄(生锉一两)木鳖子(去壳研二两)当归(切焙一两)桂(去粗皮二两)上为末。好酒一升。煎至半升。住火。候酒稍冷。入药末半两。以柳木不住手搅成膏。以油单纸上摊。贴伤损痛处。立瘥。

  阿胶汤治从高堕下伤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疮伤经崩中皆主之。

  阿胶艾叶干姜(各二两)芍药(三两)上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

  内胶令稍和。分二服。羸人分三服。兼治女人产后崩伤。下血过多。嘘喘。腹中绞痛。下血不止者。服之悉愈。

  蒲黄散治因坠堕内损。血结不行。

  蒲黄当归(切焙)赤芍药(锉)桂(去粗皮各一两)上为细末。每用二钱。温酒调下。

  不拘时候。

  接骨散

  (一名神授散)

  治从高坠下。坠马伤折筋骨碎。痛不可忍。接骨续筋。

  止痛活血。

  夺命散治金疮打损。及从高坠下。木石所压。内损瘀血。心腹疼痛。大小便不利

  。气绝欲死。

  大黄黑牵牛皮(各二两)水蛭(锻石慢火炒令焦黄色半两)上为末。每服三钱。

  热酒调下。如人行四五里。再用热酒调牵牛末二钱催之。须脏腑转下恶血。成块成片。其恶血尽。

  即愈。

  当归汤治从高坠堕。伤损肢体。发热疼痛。

  当归(切焙四两)大黄(生锉二两)生干地黄(焙五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

  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立瘥。

  苏合香丸治从高坠下。挟惊悸。血气错乱。昏迷不省。急服大效。

  (方见尸疰门传尸复连类)(案原方:苏合香油一两。安息香二两。麝香研。白檀香。香附子。诃黎勒。青木香。

  丁香。沉香。朱砂。乌犀。白术。荜茇各二两。龙脑。薰陆香各一两。上除研药外。余并细末拌停。用安息香膏。并炼蜜和成剂。每一丸鸡头子大。沸汤化下)

  没药散治被重物压笮。伤筋力。疼痛。血不散。

  没药虎胫骨(涂酥炙黄)当归(锉微炒)延胡索(各二两)补骨脂白芷生干地黄(微炒)川大黄(微炒)独头栗子黄(干者各一两)上为细末。不拘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

  芸苔子散治压笮伤损筋骨。或坠堕内损。瘀血攻心。腹胀满闷乱。下恶血。

  芸苔子没药蒲黄腻粉(各一分)水蛭(七枚炒令微黄)生姜汁(一合)酒(二合)生地黄汁(四合)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上除汁药外为细末。研入腻粉令匀。先将地黄、生姜等汁。及酒同煎三两沸。调药散二钱。空心服之。当转下恶血。疼痛立止。

  桃仁散治被压笮损。瘀血在腹中。痛不散。心胸短气。大小便不通。

  荆芥(半两)大黄(生用)蒲黄(各二两)芎木通当归桂(各一两)桃仁(四十枚汤浸去皮尖麸炒)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调下。不拘时候。微利为度。

  又方

  (出圣惠方)

  治压笮伤损筋骨。或坠堕内损。瘀血攻心。腹胀满闷乱。下

  恶血。

  水蛭(七枚炒令微黄)砂(三分)腻粉(二分研入)虻虫(七枚去翅足炒微黄)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灶突墨(半两)上为细末。不拘时候。以温酒调二钱。

  又方

  (出肘后方)

  治被笮。坠堕丹红。车碾马踏。牛触胸腹破陷。四肢擢折。

  气闷欲死。

  以乌鸡一只。合毛杵一千二百杵。好苦酒一升。相和得所。以新布拓病上。取药涂布。

  以干易。觉寒振欲吐。不可辄去药。须臾复上一只。少则再作。并以地黄酒佳。

  荆芥散

  (出圣济总录)

  治坠堕损。烦闷。

  蒲黄散

  (出千金方)

  治从高坠下。有瘀血。

  蒲黄(八两)附子(一两)上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不知增之。以意消息。

  导滞散

  (出圣惠方)

  治伤重物压笮。或从高坠下。作热五内。吐血不禁。或瘀

  血在内。胸腹胀。喘粗气短。崩中方。

  当归大黄(或加桃仁或苏木或芒硝亦可如大便实可加大黄半两另后下)上等分。炒为末。温酒调下。每服二钱。不拘时候。或咀。水酒各一盏。煎一盏。空心服。

  鸡鸣散

  (出医方大成)

  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压。凡是伤损。瘀血凝积。气绝

  欲死。并久积瘀血。烦躁疼痛。叫呼不得。并以此药利去瘀血即愈。推陈致新。治折伤

  神效。

  大黄(一两蒸)杏仁(三七个去皮尖)红花(一分)当归(二钱)上研细。酒一碗。煎至六分碗。滤去滓。鸡鸣时次日。取下瘀血即愈。若便觉气绝不能言。取药不及。急擘开口。

  以热小便灌之。

  麝香散

  (一名接骨散出肘后方)

  治从高坠下。及打扑伤损。

  麝香水蛭(各一两)上用水蛭锉碎。炒烟出。研为末。入麝香再研匀。每服酒调一钱。

  当下蓄血。未效再服。又治折伤。用水蛭热酒调下一钱。须知。痛更进一服。痛止。便将折骨药封。直至平安方去。

  地黄糟裹方

  (出圣济总录)

  治坠堕扑损。筋肉疼痛。瘀血凝滞。肿热不消。

  生地黄(洗切细杵)酒糟(各一斤)上拌和令匀。随肿处用药逐旋以大碗盛。甑上蒸热。

  用布绢之类裹肿处。日一易。

  桃仁散

  (出圣济总录)

  疗从高坠下伤内。血在腹聚不出。疗下血方。

  取好大黄(二两)桃仁(三十枚去皮尖及双仁者)上捣。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去血后。作地黄酒服。随能服多少益。血过百日。成微坚者。不可复下之。虚极杀人也。

  或用酒一碗煎。去滓服之。

  治从高坠下。或打扑伤损。腰胁心痛。

  (出危氏方)用木香调气散。加红曲末少许。童子小便同酒调。空心热服。如无曲。酒亦可。

  治破血。从高坠下。损瘀在腹。刺痛。

  (出本草)以蒲席、亦可常用此蒲合卧破败者良。取蒲黄、赤芍药、当归、大黄、朴硝煎服。(一方蒲席烧灰二钱酒服)

  橘子酒

  (出圣济总录)

  治坠堕打扑。闪肭腰痛。恶血蓄瘀。痛不可屈伸。

  以橘子炒。去皮研细。每服二钱。酒调。未止再作。或用猪腰子一只。去筋膜。破开入药。用葱同茴香、盐、湿纸裹。煨熟细嚼。温酒下。一方治气滞腰痛。橘核炒香研。酒滤去滓。下青木香丸。一方橘核入大蒜内。湿纸裹煨令香熟。酒吃一半盏研烂。入少炒面为丸。

  用蒜白炒。酒吞下。俱治风气腰痛。及闪肭腰痛。

  豆汁方疗足痛。从高坠下。瘀血攻心。面青气短欲死。

  又用大豆或小豆令熟。饮汁数升。和酒服之。一方以大豆五升。水一升。煮二升。去豆服令尽。黑豆炒熟。水煎服。更加芎、归、芍药。酒煎更妙。

  又方

  (出朱氏集验方)

  治堕坠折。瘀血留心。鼻衄吐血。

  用生地黄捣取汁。服一升。或二升尤佳。一方用米醋调敷疮上。

  又方

  (出本草)

  治从高坠下。瘀血胀心。面青短气者。

  用乌鸦翅羽二七枚烧末。酒和服。如吐血即见效。如左翅羽尤佳。

  又方

  (出圣惠方)

  疗从高坠下。若为重物所顿笮。得瘀血。

  用豉三升。沸汤二升渍之。食顷。绞去渣。内蒲三合投中。搅调顿服之。不过三四服。

  神良。

  鸡鸣散

  (出三因方)

  治坠堕死。兼打扑闷绝者。

  急以手袖其口鼻一食顷。复开。先与热小便服。若觉气绝不能言。急擘开口。以热小便灌。或以酒小便服。火伤、冷小便灌之。皆能起死。甚验。

  为重物所顿笮欲死。

  (出十便良方)以半夏如大豆者为末。内鼻孔中。此五绝俱疗。五绝、一曰溺绝。二曰墙壁所笮绝。三曰压绝。四曰自缢绝。五曰产蓐绝。并可用。纳鼻孔立活。虽经一日。而心温者。亦可救。

  竹皮汤

  (出十便良方)

  治为兵杖所加。木石所笮。血在胸及胁中。痛不得气息

  青竹(刮取茹)乱发(各如鸡子大二枚)上放炭火炙焦燥。合捣筛。以酒一升。煮三沸上。一服尽之。三服愈。

  治从高坠下。伤损筋骨。疼痛。叫唤不得。瘀血着在内。

  (出本草)以鼠屎烧令末。以猪脂和敷痛上。急裹。不过半日乃止。

  苦杖散

  (出保命集方)

  治从高坠下。涎潮昏睡。此惊恐并也。

  以苦杖不以多少为细末。热酒调下。如产后瘀血不散。或聚血。皆治之。

  疗压扑损伤。

  (出本草)捣核桃肉和酒温。顿服便瘥。

  治人忽坠破损伤。

  (出本草)以冷水喷之令身噤。肠自入也。

  治坠扑内损。散败止痛。及恶疮发背等。

  (出本草)以重阳日收取茄子百枚。去蒂。四破切之。硝石十二两。碎捣。以不津瓶器。大小约可盛内茄子者。于器中先铺茄子一重。乃下硝石一重覆之。如此令尽。然后以纸数重密封之。

  安置净处。上下以新砖垫覆。令得地气不犯地气。至有五月后。取出。去纸两重。日中曝之。

  逐日如此。至二三月度已烂。即开瓶倾出。滤出渣。别入新器中。以薄纸盖头又曝。直成膏乃可用。内损酒调半匙。空心饮之。恶血散则痛止而愈矣。诸疮肿亦先饮酒半匙。又用膏于疮面涂之。当觉冷如冰雪。疮干便瘥。其有根本在肤腠者。亦可内消。若痛久干硬。即以饭饮之物涂之。

  整骨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从高坠下。筋骨断折。内外俱损。疼痛难忍。不问

  轻重。并皆治之。

  白矾(一十二两飞过)黄蜡(六两)黄丹密陀僧(别研)自然铜(别研为末以上三味各四两)乳香(另研)朱砂没药(别研以上三味各一两)猪脂(一十二两腊月者)上件用银石器或新锅。内先下猪脂熬成汁。去筋膜滓。次下蜡候熔。退火候稍冷。方下密陀僧、黄丹、自然铜末。添慢火熬。以柳木篦子搅。候滴下水不散为度。抬下铜子于冷地上。

  入朱砂、乳香、没药、白矾。更以篦子搅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热葱酒送下。(葱白切如丝于热酒中。以盏合少时。勿出寒)如昏困不能咽药者。即用葱酒化开灌下。仍将二十三丸切开。于纸下以火炙之。如不化入油少许。随所伤大小摊成药靥。恐此药不粘。以云母膏涂靥周遭贴之。良久糜变成痒。若骨碎及蹉跌者。并皆平正。不成芦节。其伤破处。便生肌肉。多年伤折。每遇阴晦。发作疼痛者。亦可服。不拘时候。

  又方

  (出永类钤方)用水蛭、茴香各一两。先以茴香三钱。同水蛭炒。去茴香。又以茴香七钱微炒。共为末。

  用水煎苏木加酒。和调乌药顺气散。一贴作三服。又法砂、水蛭、竹膜、丝头四味。将砂炒蛭。去砂用蛭为末。竹丝烧灰。和酒调服。

  治从高坠下。瘀血胀心。面青气短欲死者。

  用飞驳鸟(味甘寒)翅羽七枚烧末。酒服之。得右翅者最良。(飞驳者即雄鹊也烧毛作屑。内水中沉者是雌也。其翼左覆右者是雄)

  又方

  用韶粉(味辛寒)一钱匕。和水服之。即瘥。

  治从高坠下。头破脑出血。中风口噤。

  用黑豆(味甘平)一升炒去腥。勿使太熟。杵末蒸之。令气遍甑下盆中。以酒一升淋之。

  温服一升。复取汁膏敷疮上。

  卷三百十二 折伤门

  坠车落马(附论)

  夫或因乘车马。或登陟危险。误为倒仆。轻则蹉筋脉。蹴损不得屈。甚者乃趾折筋骨。

  治宜速以养血脉续筋骨之剂。服之则及效速矣。

  方

  乳香乌龙丹治落马坠车。打扑闪肭。损伤筋骨。疼痛闷乱。活血止疼。及中风瘫

  痪。口眼斜。妇人血风。腰腹四肢。走注疼痛等疾。

  骨碎补胡芦巴(炒)破故纸(炒)川乌(炮去皮脐)苁蓉(酒浸)牛膝(酒浸)金毛狗牡蛎(烧赤)甜瓜子(炒)黑牵牛赤芍药自然铜(烧赤醋蘸七次)川楝子茴香(炒)牡丹皮五灵脂白芍药(各一两)苍术(二两去皮炒)官桂(半两)细墨(七钱重)木鳖子(七个)没药(二钱半)乳香(二钱)上为细末。研匀。醋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温酒下。日三。

  神圣膏

  (出德生堂)

  治跌伤后。用此药敷贴。仍服后药。

  赤小豆木鳖子(去壳别研)蓖麻子(去壳另研)羌活姜黄草乌血竭大黄知母白芷川乌白芨白蔹防风(各一两)上为细末。和匀。随病大小。用好酒醋蜜调敷伤损处。干再敷。即痛止骨接。

  当归散

  (出德生堂)

  治落马坠车伤损。

  当归桂心川椒附子(各三钱)泽兰(一钱)芎(六钱)甘草(五钱)没药乳香(各二钱半另研)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病上食后。病下空心服。日三。筋骨相连。二十日痊可。

  止痛虎骨散

  (出圣惠方)

  治马坠伤损。

  虎胫骨(三两涂酥炙微黄)败龟(涂酥炙微黄)当归(锉微炒)姜黄阳起石(酒煮半日细研)骨碎补自然铜(细研)赤芍药甜瓜子没药(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以暖酒调下二钱。日三四服。

  芎汤

  (出圣济总录)

  治坠堕倒仆。蹴损筋脉。

  芎(一两半)泽兰(取叶一两)生干地黄(焙各三分)桂(去粗皮半两)附子(炮制去皮脐)牛膝(酒浸切焙各一两)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水酒共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槐子煎

  (出圣济总录)

  治倒仆。诸筋蹴损。

  槐子(炒为末用酒一升浸一宿)桂(去粗皮)秦艽(去苗土)白术(锉炒)续断附子(炮制去皮脐各一两)上除槐子外。捣为粗末。将槐子酒先煎。次入猪脂半斤。

  再煎沸。

  入药末再煎热。绞去滓。瓷盒盛。每服一匙。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虎骨散

  (出圣济总录)

  治倒仆蹴损。筋骨疼痛。

  虎骨(酥炙别为末一两)酒(一升)生地黄汁(一升)上将地黄汁并酒煮沸。入虎骨末。同煎数沸。每服一盏。温服。不拘时候。

  当归汤

  (出圣济总录)

  治倒仆蹴损。筋骨疼痛。

  当归(切焙)芎(各二两)熟干地黄(焙四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

  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地黄酒

  (出肘后方)

  治倒仆筋蹴。不得舒展。及瘀血不散。亦疗马坠。

  生地黄(洗切研八两)酒三升上共煎数沸。去滓。每服一盏。温服。不拘时候。

  桃仁地黄酒

  (出圣济总录)

  治倒仆蹴损筋脉。

  生地黄汁(一升)酒(一升)桃仁(去皮尖别研一两)上将地黄汁酒煎沸。下桃仁再煎数沸。每服一盏。温服。不拘时候。

  骨碎补散

  (出圣惠方)

  治一切损。落马车碾。伤折等。服接骨。散恶血。

  骨碎补(一两)木香(半两)蒲黄(一两)玄胡索(一两)当归(半两锉微炒)桂心芎(各半两)槟榔(一两)上为细末。不拘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

  虎骨散

  (出圣惠方)

  治一切损。落马车碾。失坠伤折疼痛。

  虎胫骨(二两涂酥炙令黄)桂心牛膝(去苗)子续断泽兰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各一两)上为细末。不拘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

  赤芍药散

  (出圣惠方)

  治坠车落马。伤折。内损疼痛。

  赤芍药芎桂心质汗(各一两)买子木夜合花当归(锉炒)骨碎补(各三两)上为细末。不拘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

  牡蛎散

  (出圣惠方)

  治坠车落马。伤损筋骨疼痛。皮肉破裂。出血不止。

  牡蛎(一斤湿纸裹后却以洗更裹候干用大火烧通赤)白矾(三两烧令汁尽)黄丹(三两)腻粉雄黄(细研)麒麟竭(各一两)雌黄(半两细研)麝香(二钱细研)上为细末。仍于烈日中摊。晒半日。后入瓷瓶中盛。如有堕损及骨折筋断。用生油调涂之。如以后疮干敷之。

  骨碎补散

  (出圣惠方)

  治马坠车碾折。呼叫疼痛。声音不绝。

  当归(一两半锉微炒)骨碎补牡丹虎胫骨(涂酥炙令黄)白芷芎赤芍药败蒲(烧灰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以暖酒调下二钱。日四五服。

  败龟散

  (出圣惠方)

  治马坠伤折止痛。

  败龟(涂醋炙令黄)虎胫骨(涂酥炙令黄)牡丹赤芍药熟地黄桂心续断(各一两)当归(一两半锉微炒)上为细末。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日三四服。

  败蒲散

  (出圣惠方)

  治马坠伤损疼痛。内有瘀血。腹中疔刺不可忍。

  败蒲(细锉)旧麻甑带(各一握细锉)乱发(如鸡子大火烧灰)当归(一两锉微炒)赤芍药桂心(各半两)桃仁(四十九枚浸去皮尖双仁微炒)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小盏。

  煎至一盏。去滓。不拘时候热服。

  当归散

  (出圣惠方)

  治落马坠车。诸伤折臂脚。痛不止。呼叫不绝。服此药

  呼吸之间。不复大痛。三日筋骨相连。当归散黄公实、钱季毅。皆曾合以救人。

  当归(炒)桂心蜀椒(炒出汗)附子(各二分炮制去皮脐)泽兰(一分)芎(六分)甘草(五分)上并熬令香。制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丸。是伤损皆服之。十日愈。小儿被奔车马所损裂其膝。皮内决见骨即绝死。小儿啼不可听闻。服之便睡。十数日便行。兹具神验如此。一方有槟榔一两。忌生葱、猪肉、冷水、菘菜、海藻。

  五伤接骨丸治坠马伤折。及闪肭疼痛不可忍。

  五骨散

  (出圣惠方)

  治落马坠车。腕折、骨碎、筋伤、压损。疼痛不止。

  鲮鲤项骨猕猴项骨虎项骨黄犬项骨野猫项骨(各一两)天雄(半两炮制去皮脐)肉苁蓉(半两酒浸一宿刮去粗皮炙干)上味骨细锉。用酒醋各半升。浸一宿。漉去。炙令黄色。候冷。入二味药同为细散。每服二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又将黄米半升作糊。入散药一分。调令匀。涂贴骨折筋伤处。疼痛立止。

  大黄汤

  (出肘后方)

  治堕马。及一切筋骨损。腹中有惊风瘀血。烦闷不省人事

  。此药利大便。散风活血。

  大黄(一两切浸汤成片)绯帛(如手大烧灰)乱发(如鸡子大烧灰用)败蒲(一握三寸)桃仁(四十九枚去皮尖)甘草(如中指节炙锉)久用炒单布(一尺烧灰)上以童子小便。量多少煎汤成。内酒一大盏。次下大黄去粗。分温三服。先锉败蒲席半领。煎汤浴。衣被覆。

  斯须通利数行。痛楚立瘥。利及浴水赤勿怪。即瘀血。

  治坠马扑伤。痛不可忍者。

  用仙鼠屎三两细研。以热酒投之。取其清酒服之。立可止痛。更三两服便瘥。仙鼠屎即蝙蝠屎也。

  疗忽落马坠车。及坠屋坑。折伤身体头面四肢。内外切痛。烦躁。叫唤不得卧方

  (出肘后方)急觅鼠屎。无问多少烧末。以猪膏和。涂封痛处。急裹之。仍取好大黄如鸡子大。以乱发团鸭子大。以人所裁白越帛衫领巾余布。以裹发外。乃令火烧烟断。捣末屑薄。以酒服。

  日再三。无越布可用襁。常当预备此物。为要备急用。

  疗坠马内损方。

  取药一小两。捣为末。牛乳一盏。煎五六沸和服。又药以羊肉汁和服。一日内忌菜极效。(药见陈威本草)

  白膏治一切坠落打扑。及肿毒疼痛。

  柳白皮(切半两)白蜡(四钱)铅丹(二钱)胡粉(三两)油(四两)商陆根(切三分)上先以热油入柳白皮、商陆根。煎候变色。去滓。入诸药。数搅。良久膏成。每用看肿大小。

  以故帛或腰纸摊贴。

  神异立效方治马坠损伤。

  桃仁(四十九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烂研)川大黄(一两切锉碎微炒)败蒲麻甑带(各一握烧灰)乱发(如鸡子大烧灰)上为散。以无灰酒三大盏。煎至一盏。去滓。分为二服。

  食前服。

  没药散治马坠扑损。内有败血。刺疼痛不可忍者。

  没药(末)麒麟竭(末)黄丹(微炒)白矾(烧灰各一分)上为细末。不拘时候。以温酒调下一钱。

  没药鸡子酒治坠落车马。筋骨疼痛不止。

  没药(半两研末)生鸡子(三枚)陈酒(一升)上先将鸡子开破。取白去黄。盛碗内。

  入没药。以酒暖令热。不拘时候温服。

  治马坠伤损腰肋。疼痛不可忍者。

  益州麻布(一尺烧灰细研)蒲索(一握烧灰细研此索船家名齿索如无即以蒲黄代之)川大黄(三两切细如大豆)上先以酒一大盏半。浸大黄一宿。煎三五沸。去滓。入前药灰搅。

  微温分为二服。如人行三二里。当利出恶血片效。

  羊脑方治被马坠损。疼痛不可忍。

  羊脑(一合)龟甲(一两半屑)生地黄(三两切)上以酒焙。和捣如泥。微热裹损处。

  冷即易之。

  乌头散治一切坠马伤折损者。先服此药。然后用手接骨。

  当归草乌白芷(各二钱半)上为细末。每服半钱至一钱。用温酒调下。微麻。用手整骨平放。方可用药。敷贴患处。

  当归导滞散治落马坠车。打扑损伤瘀血。大便不通。洪肿。暗伤疼痛昏闷。蓄血

  内壅欲死。

  川大黄(一两)川当归(一分)麝香(少许)上除麝香另研外。为极细末。研匀。

  每服三钱。热酒一盏调下。食前。内瘀血去。或骨节伤折。疼痛不可忍。以接骨紫金丹服之。或以醋煎服亦可。

  治堕车马间。马踏及诸物压体。肉断疼痛方。

  以醋和面涂之。一方如肢体碎折者。用麦粉子炒黄。好酒调。热敷。杉木夹住亦可。一方用小麦和醋蒸之。捣烂裹所伤处。一方面和醋蒸。裹伤处。

  治坠马失足。或为物所压。痛极不可忍。

  先用香白芷末和降真末等分。童子小便和酒调服二钱。外以泽兰同当归末擂烂。微炒。

  合罨伤处止痛。

  治坠马折伤。

  用乳香、没药二味。能推陈置新。生好血。丸散皆须研烂。以热酒调。近效。

  治坠车落马。筋骨疼痛不止。

  用延胡索一两。捣罗为散。不拘时候。以豆酒调下二钱。

  治坠马拗损。疼痛不可忍方。

  以桑根白皮五片为末。水一斗煎成膏。敷于损处。以后亦无宿血。终不发动。一方用桑根白皮一斤。以水三二盏。酒一大盏。煎取一盏。去滓。以故乌毡。可损处大小。药汁裹。

  冷即易之。十次便痛止肿消。

  治坠马扑损。

  用稻秆烧灰。用熟醇酒新压者。和糟入盐。和淋前灰取汁。以淋痛处立瘥。直至骨损。

  亦可淋好。糟灰亦得。不必新压酒也。

  摩风膏

  (出圣惠方)羌活踯躅花甘菊花当归乌蛇莽草细辛白蔹(各半两)防风(去芦)桂心鲮鲤甲(各三分)附子(去皮脐)皂荚(去皮子)芎白芷露蜂房白芨栝蒌根紫葛皮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一分)汉椒(一两半去目)苦参(一两)蜡(五两)猪脂(三斤切)上细锉为末。以醋二升拌匀。经二宿后。以火微微炒之令干。用猪脂和药。

  以慢火煎一日。以绵缠。于瓷盒内盛。不令水浸着。如有伤折处。将用摩之。

  梃子膏

  (出圣惠方)

  治伤折。

  麒麟竭没药乱发灰密陀僧丁香麝香木香腻粉雄黄雌黄自然铜黑狗肝胆上各一两细研。先于铛中熔黄蜡。然后入药末。熬炼成膏。取一小竹筒子热灌之。

  待冷方可取出。于黄丹中出色。若有患者。先以热水洗病上。用生油于漆盘中磨药涂痛处。

  立效。

  乳香膏治伤打。皮肉破裂久不合。宜用长肉合疮口。

  摩痛膏

  (出圣惠方)

  治伤折筋骨。肿痛不可忍。

  细辛(去苗叶)牛膝(去苗各半两)驼脂(十两)腊月猪脂(十二两)木鳖子(去壳)丁香(别捣为末)麝香(别研)羌活(去苗头)芎防风(去芦)附子(去皮脐生用)栝蒌根(各一两)上除驼脂、猪脂、丁香、麝香外细锉。以米醋二升拌匀。经三宿。入铛中炒令干。下驼脂及猪脂等。以慢火再煎。候诸药焦黄色。即住火。用绵滤去滓。后下丁香搅匀。

  内瓷盒中盛。旋取摩之。

  治马坠内损。

  (出本草)用锦纹大黄一两。杵罗以为末。用头醋半升。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患者用温醋七分盏。化五丸服之。良久下瘀血。

  长安石史居。常至通衢。有从后呼其姓氏者曰。吾无求于人。念汝有难。故来救汝。出一纸卷授石曰。有难即用之。乃治折伤内外损方书也。明年因趋朝。坐马为他马所。折足坠地。又踏一臂折。家人急合此药。且灌且裹。至夜半痛止。后手足皆坚牢如未伤时。方出良方。

  用川当归、铅粉各半两。硼砂三钱。同研令细。浓煎苏木汁。调服一大钱。如损在腰以上。先吃淡粥半盏。然后服药。在腰以下。即先药后食。仍频频呷苏木汁。别以糯米饮入药末。拌和摊纸上。或绢上。封裹伤处。如骨碎用竹夹之。乃以纸或衣物包之。纸闭气口。宜纱绢之类。其妙如此。故表而出之。

  治坠马扑损。瘀血在内。烦闷。

  上取东引杏枝三两。细锉。微热好酒三升。煎十余沸。去滓。分为二服。空心。如人行三四里再服。

  卷三百十二 折伤门

  治诸伤折淋熨贴(附论)

  凡伤折者。有轻重浅深久新之异。治法亦有服食淋熨贴之殊。当详所损之势。而药之去毒散滞。生肌长肉。亦各有序。无致差紊。乃明伤折之本末也。

  方

  神验摩风麝香膏

  (出圣惠方)

  治折伤蹉跌筋骨。黯肿疼痛。及伤外风毒风。口

  面不正。但是伤风等。宜用此软筋骨。润皮肉。止痛。

  麝香(细研)虎胫骨细辛防风(去芦)独活桂心当归芎白芷白僵蚕生干地黄白芨白术附子(去皮脐生用)旋复花赤芍药连翘甘菊花木鳖子(去壳)天南星牛膝(去苗)踯躅花甘松香石斛(去根各一两)川椒栝蒌根乌蛇(各一两半)野驼脂(十两)松针(二两)蜡(五两)腊月猪脂(二斤)醋好酒(各三升)上净洗晒细锉。入酒醋中浸三宿。漉出阴干。却入腊月猪脂、驼脂内。以慢火煎候白芷黄焦药成。以绵滤去滓。入麝香末调匀。以瓷盒盛之。有患者火上手心。点药摩痛处五七度。

  亦用温酒调半匙服之。

  芫花粗散熨方治伤折疼血不散。

  芫花原蚕砂(各三两)生地黄(二两)生姜(四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当归(各一两)牛膝桑根白皮艾叶白芷(各二两)上细锉粗捣。以醋拌。炒热。用青布裹熨之。立效。

  淋渫芎汤治伤折疼痛。

  芎甘草(炙)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当归(切焙)吴茱萸(浸炒各一两)桑根白皮(炙锉)泽兰(各二两)松脂(二两)黑豆(一升研碎入松脂内炒)上粗捣筛。每用药三两。水一斗煎沸。淋渫痛处。立效。

  淋渫顽荆汤治从高失坠。及一切外伤骨碎。并瘀血结痛。

  顽荆叶(一两半)蔓荆子白芷细辛(去苗)桂心防风(去芦)川芎丁皮羌活(各一两)上为细末。每用药二两。盐半匙。葱白连根五茎。将水五升。煎五七沸。去滓。

  通手淋渫痛处。冷则再换。淋渫了。宜避风暖盖。量病大小。临时加减用药。

  治伤折浮肿疼痛膏

  浓朴(去粗皮)白芨(各二两)槟榔芎(各一两)桂心(二两半)没药麒麟竭(各半两)当归(三两锉微炒)朱砂(三分细研)上为散。以酒二升。熬药成膏。于帛上摊。

  贴疼痛处。立效。如食前热酒调下二钱。亦佳。

  桂附贴膏治接骨因伤损筋脉。时发疼痛。遇寒则甚。

  (名止痛贴膏)桂(去粗皮)附子(去皮脐生用)乳香(研)蜀椒(去目合口炒出汗)白矾(碎)吴茱萸(浸炒各一两)生姜汁酒(各五合)上捣碎六味为散。将姜汁并酒各五合。只煎取七合。

  入药末调令匀。于油单纸上摊贴患处。急裹缚之。其痛立定。一方无白矾。有白芨。

  应验涂贴猢狲骨膏治一切伤折。并蹉跌骨碎压肿。晓夜疼痛不可忍者。

  猢狲骨穿山甲骨狗食系骨虎胫骨野狸骨水獭骨猫儿食系骨(各三两)腽肭脐(三两)上粗捣。以米醋拌。入瓶子以蜜封头。令干。以大火烧令稍热为度。候冷取出。

  捣罗为末。瓷器中蜜盛。每用时先以醋煮黄米粥。看损折痛处大小。入药末半钱。调令匀。

  摊于油单纸上裹之。上面以绵裹系缚。重者不过三度验。其伤折处骨。先根据法度排正。后即封裹。如贴药时疼痛。先用温酒调药末半钱服之。药入口。其痛立定。

  涂药方

  乳香绿矾(各二两)骨碎补川朴硝川椒(去目)桔梗(去芦)白矾(烧令汁尽各一两)盐梅肉(二两炒令干)上为末。煎米醋如羔。匀摊于帛上贴之。每日一易。

  涂贴方治伤折。损折蹉跌。黯肿皮肉疼痛。

  绿豆末(五两)桂心附子川椒(去目)蛇床子松脂(各二两)吴茱萸当归(锉微炒各一两)上为末。用姜汁调如膏。贴于患处。干即再换。如有疮不可用之。

  贴败龟膏治伤折止痛。消肿毒瓦斯。散瘀血。

  败龟(涂酥炙令黄)没药川大黄(各三两)百草霜木鳖子仁当归(锉微炒)桂心芎(各二两)上为散。每用之时。先以好酒一升。煮至半升。下火。停酒稍冷。入药末一两。却于火上重煎。以时不住搅。成膏摊于纸上贴。

  走马贴乳香膏治伤折骨筋。疼痛不止。

  乳香(三两)蛇床子皂角(炙去皮子)附子(生用各一两)桂(一两半)芥菜子赤小豆(各三两)上为末。用生姜汁中盏。调如膏。随伤损处大小。摊于油单上封裹。候干即易之。

  当归汤治伤折。车碾落马。蹉跌筋脉俱伤。疼痛不可忍。先用此方治之。

  当归顽荆本蔓荆子白芷(各二两)芎(一两)丁香皮(一两)上为散。每取用药三两。入盐半匙。葱白一握。浆水一斗。煎十余沸渐添。淋渫痛处。日二用之。

  桂附散治伤折。筋骨疼痛。

  洗疮汤治伤损令洗。用之煎汤。

  乌鹊饮老干根松树儿樟叶忍冬藤鸡脚草乌树儿(各二两)令洗者用之煎汤。

  虎骨汤

  (出圣惠方)

  治伤折后。或人脚膝腰胯。被冷风攻击疼痛。行履不得。

  虎胫骨桑根白皮(锉)五加皮白矾(各二两)松木节樟木节(各十两)川椒(一两去目)上为散。每度用药三两。以水一斗。煎十余沸。渐渐渫痛处。

  熨药方

  (出圣惠方)

  治伤折损。蹉跌筋伤骨碎。黯肿疼痛。筋脉急肿。展

  缩俱

  难。行坐不得。

  生地黄(二斤切研)生姜(半斤细切)川椒(去目捣末)白矾(捣末各一两)蚕砂(五两)乳香(捣末)芫花(各二两)上均和于铛中。醋拌炒令热。以青布裹熨痛上。并四面筋急肿痛处。冷即重炒熨。后便用接骨止痛膏封贴。如是伤挫骨碎。即先须根据法度排正碎骨。

  及蹉跌归原。后用绵裹柳木篦。系缚夹正。便服补益丸散。神效。

  软骨涂药方

  (出圣惠方)

  治伤折。

  海桐皮木鳖子(去壳)陈橘皮(各二两)五加皮(一两半)远志(去心)百合(各一两)上为末。每日以醋调如膏。匀摊于帛上。贴之。

  熨药方

  (出圣惠方)

  治伤折损。蹉跌筋骨俱伤。黯肿痛无疮口。

  生地黄(一斤细切)生姜(半斤细研)艾叶川椒(去目各三两)芫花松脂(各五两)上捣筛。入前二味搅和令匀。分为三服。用醋三合。于铛内炒令热。用热布裹熨痛处。冷则再炒熨之。

  又方

  (出圣惠方)生姜(一斤)芫花盐(各五两)白芷桑根白皮(各五钱)故乌毡(一尺)上细锉。用醋一升。炒令热。以绢裹熨之痛处。冷即再炒熨之。三二十度。

  木鳖子贴膏

  (出圣惠方)

  治折伤接骨。

  木鳖(去壳二两)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虎胫骨(酒炙)龟甲(醋炙各一两)松节(二两细锉醋一升炒令醋尽)上为细散。用小黄米半升作稠粥。调药五钱。摊于绢上。

  封裹伤折处效。

  又方

  (出圣惠方)

  治伤折筋骨。疼痛不止。

  松脂(三两)当归(锉微炒)细辛白芷(各一两)川椒(二两)上为散。用生地黄汁并醋相和。调如膏。临时看患处大小涂贴。每日换之。

  又方

  (出圣惠方)

  治从高失坠。及一切伤折筋骨碎。瘀血结痛。

  黑豆(二升)乳香白矾桑根白皮(锉各三两)接骨草(五两)上为末。每用浆水一斗。药末三两。煎至七沸。去滓。通手淋渫患处。冷即换之。

  法炼黑豆熨药方

  (出圣惠方)

  治伤折。

  生黑豆(三升)葱并根(三十根细切)上用青皮裹之。汤内煮。乘热替换熨痛处。

  立效。

  淋洗方。

  (出永类钤方)上用生葱切。荆芥、杜当归等入煎。汤放温洗。或加连翘、防风、白芷、黄连。

  又方

  (出永类钤方)用南蓼、杜独活、本、黄柏、生姜煎洗。如有口。除姜、蓼。损而青肿。用此二味。

  若内冷痹痛断而肿。不可洗。伤口有脓水。别用合口药如前风流散。

  治凉血消肿。

  (出永类钤方)上用千金草、即荆芥、山楂、本、石南藤、皂角、连根葱煎水洗。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4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