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十枣汤类

作者:王泰林 字数:1200 更新:2025-01-24 15:45:31

  十枣汤

  治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头痛,心下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为表解里未和也。并治饮后水流胁下,咳唾引胸中痛,谓之悬饮,脉沉而弦,不猝死,至百日或一岁者。

  芫花(炒黑) 甘遂 大戟(等分) 大枣(十枚) 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取八合,去滓,纳余药末。强人服一钱,虚人服五分。得快利后,糜粥自养。

  

  〔附〕三花神丸

  (刘完素《宣明论方》) 治实热积痰,翻胃噎膈,湿热肿满。十枣汤原方加大黄一两,黑牵牛二两,轻粉一钱,滴水为丸。

  十枣汤用芫遂戟,峻攻水气威灵赫。下利胸胁痞硬痛,汗出短气干呕逆。(诸证皆水气为患。仲景利水之方,种种不同,此其最峻者也。芫花、甘遂、大戟为决水之猛药,故用大枣甘以缓之,欲其缓循经络,不欲其径走肠胃也。缓攻则从心及胁之水饮,皆从二便出矣。)

  咳唾引(胸胁)痛为悬饮,饮踞久必成囊癖。捣囊破癖饮斯蠲,(悬饮者,如悬物也。水饮痰涎,久踞经络,结成窠囊,悬于胁下,惟此三味,能直达水饮窠囊隐僻之处,非他药所能及。本论云“悬饮不猝死,至百日或一岁者,宜十枣汤”,可知其证之来有渐矣。)羸弱虚人勿轻掷。河间三花神 丸,大黄轻粉牵牛益。善通壅塞劫痰涎,(牵牛、大黄大泻血气之壅塞,轻粉劫痰,无窍不入。)积痰噎膈能开辟。(刘完素云:“积痰翻胃噎膈,服此药三丸后,转加痛闷者,此痰涎壅塞,顿攻不开,再服自利也。”)

  

  〔附〕控涎丹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人忽患胸背手足腰项筋骨牵引钓痛,走易不定;或手足冷痹。此乃痰涎在胸膈上下,非风证也。

  甘遂(去心) 大戟(去皮) 白芥子(各等分) 为末糊丸,每服五、七丸,加至十丸,临卧姜汤下。

  控涎丹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湿也,得气与火,则结为痰。)痰涎变证悉能医。(李时珍《本草纲目》曰:“痰涎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于心,则迷窍而成癫痫,妄言妄见;入于肺,则塞窍而成咳唾稠粘,喘急背冷;入于肝,则留伏蓄聚而成胁痛干呕,寒热往来;入于经络,则麻痹疼痛;入于筋骨,则颈项胸背腰胁手足牵引隐痛。陈言《三因方》并以控涎丹主之,殊有奇效。”)走注麻痹牵引痛,胸背腰项或四肢,或噎或喘或癫痫,痈肿瘰 并主之。脏腑水湿大戟泄,经隧水湿甘遂推,皮里膜外消痰气,芥子之功信甚奇。(白芥子色白入肺而达上焦,消皮里膜外之痰;甘遂色黄入脾而行中焦,决经隧之水湿;大戟色黑入肾而走下焦,泄脏腑之水湿。三者引经各异,而令三焦之水湿痰涎流出于水道则同,故复用成方。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