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一章_汽车城

作者:阿瑟·黑利 字数:9295 更新:2025-01-24 15:32:53

在十一月里一个阴沉、昏暗、潮湿的日子,跟亚当·特伦顿在试车场上相见后的六个星期,布雷特·迪洛桑多在底特律闹市区——心情灰暗、凄凉,跟天气正好相称。

他这样抑郁是一反常态的。换做平时,这个年轻汽车设计师不管受到什么样的压力,有着什么样的烦恼,以及最近才萦绕心头的什么样的疑虑,他还是很高兴很和气。可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日子里,他心中在想,对他这样一个加利福尼亚人来说,冬天的底特律委实太难受,太可怕了。

前一会儿,他走进了国会街和谢尔比路附近的停车场,到了他的汽车前,一路上步行过来,跟风啊雨啊、来往车辆啊搏斗着,每当他想穿马路时,来往的车辆总仿佛没个间断似的,害得他不能不焦躁地立定在街沿石上,身上本来已经给雨淋得透湿,这会儿越发湿了。

至于他周围的内城……唉!不论什么时候,总是那么脏,丑得不堪,沉闷得厉害,布雷特恍如看到,今天这种铅灰色的天和雨,好象在往尸骨寄存所上撒煤灰。一年当中只有一段时节情况更糟,那就是在三四月里,那时候,冻了冰、发了黑的冬天积雪开始融化了。尽管如此,照他看来,对这座城市的狰狞面目到最后终于习惯下来的也大有人在。他却至今还没有习惯。

布雷特钻进汽车,发动了马达,打开了暖气,开动了风窗上的刮水。他很高兴,终于有个地方躲雨了;外面,雨还在泼瓢似地下着。停车场上挤满汽车,他给封锁了,不能不等着前面两辆汽车移开,让他出去。他走进停车场的那时候,曾经跟管理员打过招呼,现在还看得见那个人,就在相隔好几排汽车之外。

布雷特一面等着,一面记起,他乍到底特律来生活和工作的日子,也是这样的天气。

汽车公司设计人员的队伍里,多的是从加利福尼亚州来的外地人,他们上底特律来的道路,也象他一样,都是通过洛杉矶那所实行一年三学期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凡是冬季毕业、上底特律来工作的人,看到这座城市正碰上最坏的季节,无不震惊得意志消沉。有少数人顿时回了西部,在其他设计部门另谋生路。多数人,尽管大为震动,但也象布雷特一样待了下来,后来,才看出这座城市原来另有好处。底特律是个首屈一指的文化中心,以艺术、音乐和戏剧著名,而在城外,密执安州又是游乐休憩胜地,冬夏两季都相宜,有着几个没有遭到糟蹋的湖泊和乡村,在全世界也算得上比较美丽的。

布雷特心里不由纳闷,停车场那个家伙,到底能叫另外那些汽车让到哪里去啊?

目前他之所以发脾气,正是由于这一类扫兴事,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他本来约好朋友,一个名叫汉克·克赖泽尔的汽车零件制造商,到庞恰特雷恩饭店吃午饭。布雷特驱车来到饭店,没料到停车库已经满了。结果,只好把汽车停在几条马路之外,再淋着雨走回来。在庞恰特雷恩饭店,留着克赖泽尔一个口信,表示歉意,只说他不能来赴约了,因此布雷特独个儿吃了午饭,居然驱车赶了十五哩路来吃这顿饭。他在闹市区还有好几件事情要办,这就花去了余下来的一个下午时间;可是,从这地方步行到那地方,一连串蛮不讲礼、爱按喇叭的汽车驾驶人,却不给他一丁点儿机会穿过人行横道线,也不管雨下得多大。

那些近似蛮子的汽车驾驶人最叫他着恼。在他熟悉的其他城市里,包括糟透了的纽约,坐汽车的都不象底特律街头和高速公路上那样粗卤、轻率、倔强。这也许是因为这座城市专靠汽车吃饭,汽车就成了权力的象征,可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看样子驾驶汽车的底特律人却都变成了“弗兰肯斯坦”①。

①十九世纪初期英国作家玛丽·雪莱所著小说中的主人公,为一医科学生,在实验室中制成一个人形怪物,而最后却被这个怪物所害。现泛指作法自毙者。

大多数新来乍到的人,一见那样“不顾死活”地驾驶汽车,最初都吓得没命,但不久就学会照此办理,来自卫防身了。布雷特从来也没有这样干过。他看惯了加利福尼亚人天生那种彬彬有礼的态度,所以,底特律人这样驾驶汽车,在他看来,始终象梦魇,也成了他发火的根由。

停车场管理员明明忘了把前面的汽车移开。布雷特知道,不管下不下雨,他都得跳下车,找到那个人。他一肚子是气,跳下了车。可是,一看到管理员,他却一点也不抱怨。那个人活象落汤鸡,模样疲乏,浑身水淋淋的。布雷特反而给了他一点小费,指了指那几辆挡住路的汽车。

回到汽车里,布雷特暗自寻思,他回去,至少还有一套温暖而舒适的公寓,那个管理员大概是不会有的。布雷特的公寓在伯明翰,是漂亮的乡下俱乐部庄园的一角,他记得今天晚上巴巴拉还要到那边去为他们两个人烧饭吃呢。布雷特的生活方式,加上可以使他不愁衣食的五万元年俸和奖金,就是底特律贴补他的好处,他也不掩饰心头的满意。

挡着他路的那几辆汽车终于移开了。紧挨在他前面的那辆车一开走,布雷特的汽车就轻轻易易朝前开了。

离停车场的出口处还有五十码路。前面另外有辆汽车也准备出去。布雷特·迪洛桑多略微加快了速度,想赶过前面的空档,还往口袋里掏钱,准备付给出口处的出纳员。

猛不防,不知从哪儿钻出来 ①美国当代黑人作家、政论家、剧作家。

“那就什么也没有了,”巴巴拉说。“没什么希望了。”她的语气里有点激动。

“存个希望,可没什么害处,”伦纳德·温盖特答道。他又挖苦了一句:“希望又不要花钱。可是,自己骗自己,也一样没什么好处。”

巴巴拉慢条斯理说:“谢谢你说了真心话,谢谢你如实讲了出来。不是个个人都这样做的,我知道这个情况,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告诉他吧,”布雷特催促道。“把你的新差使告诉他吧。”

“我接到了一个任务,”巴巴拉对温盖特说。“是我代表汽车公司工作的那家广告公司交下来的。是要拍摄一部影片。如实描绘底特律——内城的一部影片。”

她看得出对方油然而生的兴趣。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巴巴拉解释道,“是在六个星期前。”

她讲述了基思·耶茨-布朗在纽约给她的一些简单指示。

那是流产的“草样”讨论会的下一天,在那次会议上,奥杰刘广告公司为“参星”做广告用的最初设计,照常规给提了出来,又照常规给摒弃了。

正象创作部主任特迪·奥许在他们喝马提尼鸡尾酒的午餐时预言的那样,广告客户部监察基思·耶茨-布朗第二天就把巴巴拉找了去。

在广告公司顶层那间漂亮的办公室里,耶茨-布朗的神气郁郁不乐的,跟上一天那种风头人物的和蔼态度真是大有天壤之别。看来他头发白了些,人也老了些,在他们谈话的后半阶段,他好几次转向办公室的窗子,越过曼哈顿的天空,远眺长岛海峡,仿佛部分心思已经飞远了。巴巴拉想,也许对客户殷勤到底的那种紧张情绪,少不得时时换个粗暴态度,来调剂一番吧。

在他们互祝“早安”以后,耶茨-布朗的开场白确实毫不客气。

“你昨天对待客户太神气了,”他跟巴巴拉说。“我不喜欢这样,你怎么没一点头脑。”

她没有吱声。她料想耶茨-布朗指的是,她开门见山质问汽车公司广告部主任:难道没一点是你喜欢的?一丁点儿也没有吗?说起来,她仍然相信这句话说得有理,到现在她也不愿意卑躬屈节。可是,在没有听到新的差使以前,她也不想白费口舌,跟耶茨-布朗作对。

“你在这里应该首先学会的一件事,”广告客户部监察执拗地说,“就是有时候要显得克制,要下死劲忍气吞声。”

“好的,基思,”巴巴拉说,“我现在就在忍气吞声呢。”

他通情达理地笑了一笑,又恢复了冷冰冰的神气。

“要你去做的事需要克制;也少不了正确的眼光,自然还需要想象力。我相信你有这些个能力,才推荐你去担任。虽然出了昨天的事,我还是这么相信来的,我宁可认为那是一时失言。”

啊,老天爷!巴巴拉真想嚷嚷起来。不要装得好象在台上说教,赶快往下说吧!不过,她总算有头脑,没有把话说出口。

“这计划里也夹杂着客户董事长的个人兴趣。”基思·耶茨-布朗说着“董事长”这个词时,一副肃然起敬的神气。巴巴拉不由得奇怪,他说这个词,怎么没有站起来敬礼。

“这一来,”广告客户部头头继续说道,“你就有责任——影响我们奥杰刘全体人员的重大责任——要亲自向董事长随时汇报情况。”

说起来,他的这种心情,巴巴拉倒也体会得到。直接向董事长汇报情况原来是重大的责任。虽然这句话并没有吓倒她,可是,任何汽车公司要照顾哪一家广告公司的生意,这个生杀大权,是操在董事长手里的,他可以随意行使这个权力,因此巴巴拉想象得出,基思·耶茨-布朗和其他一些人战战兢兢缩在一旁的那副样子。

“那个计划嘛,”耶茨-布朗又补上一句说,“就是要拍摄一部影片。”

他继续说下去,把已经知道的种种细节都讲了。影片的内容是讲底特律的:内城和城里的居民,他们的问题——种族问题和其他问题,他们的生活方式,观点,他们的需要。要拍成一部如实反映的纪录片。决不是汽车公司也不是汽车工业的宣传品;公司的名称只出现一次——以发起人的名义列在片头职员表上。目的是要指出都市问题,需要重新加强城市在国民生活中的作用,底特律是个最好的例子。这部影片首先供全国教育团体、民众团体和学校之用。也可能在电视里播送。如果拍摄得好,也许会在电影院里放映。

预算是宽裕的。也允许利用正式制片机构,可是制片商要由奥杰刘广告公司选择,还要保留控制权。可以聘请一位头儿尖儿的导演,必要的话,也可以聘请一位编剧,不过,巴巴拉,因为有写稿经验,也可以亲自编写这个脚本。

由巴巴拉代表广告公司,而且负全部责任。

听耶茨-布朗这样谈着,巴巴拉心里越来越兴奋,一面记起特迪·奥许在昨天午餐桌上说的几句话。当时创作部主任说:我只能告诉你说,我巴不得调的是我,而不是你。现在她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这个差使,不仅是大大赞美她在专业上有一手,而且也是试试她有没有创作才能的一大考验,这恰好是她求之不得的事。巴巴拉不知不觉竟怀着感激的心情,当然也是更加耐住了性子,瞅着基思·耶茨-布朗。

连财务监察接下来讲的几句话,也只是略微减少了她的一点感激之情。

“你就跟往常一样,在底特律办事处工作好了,”他说,“可是,发生的一切情况,都要让我们这儿知道,我说的是一切情况。还有一件事,你也要牢牢记在心里,那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克制。影片要如实反映,可是头脑不要发昏。照我看,我们,或者说董事长,不至于会要太多的——好不好这样说呢?——社会主义观点。”

好吧,她只当这句话没听见,因为她心里明白,将来岂止是什么观点,还会有很多设想,到头来总要她奋斗一番的,现在可用不着浪费时间说空话、瞎争论。

过了一个星期,她从事的其他活动,另外派人接替以后,她就着手这项计划,暂时定名为:《汽车城》。

隔着布雷特·迪洛桑多的餐桌,巴巴拉告诉伦纳德·温盖特说:“有些初步工作已经做了,其中包括选择了一家制片公司和一位导演。当然啰,影片开拍前还要进行更多的规划,可是我们希望二三月份动手。”

那个身材高大、头发花白的黑人,想了一想才回答。最后他说了:“我说这句话,大概有点讽刺挖苦吧,不过,拍一部电影只是提出问题,而并不解决问题,也不想解决问题,那正象尼禄王①弹琴一样。可是,当上了领导,我就懂得了人生未必那么简单;我也懂得了,交际来往是重要的。”他换了口气,又补充了一句:“你打算做的事,也许会有很多好处。只要我有办法,我一定效劳。”

“也许是有办法的,”巴巴拉应道。“我已经跟导演韦斯·格罗佩蒂谈过了,我们一致认为不管怎么样描述内城,一定要通过住在那里的人——个别人来表现。我们认为,其中一个应当是靠‘困难户’招雇计划混到饭吃的人。”

①古罗马帝国尼禄王屠杀基督教徒时,曾下令焚烧罗马市。罗马起火,尼禄王纵情弹琴,”隔岸“观火。

温盖特告诫道:“困难户招雇计划不是常常行得通的。你们也许要为一个到头来还是失败的人,拍掉很多胶卷呢。”

“如果实际情况是那样的话,”巴巴拉坚持着说,“我们就照那样讲出来。我们可不搞《波利安娜》②的翻版。”

②《波利安娜》为十九世纪美国儿童文学女作家埃莉诺·波特的小说,女主人公波利安娜是一极端乐观的人。现称盲目乐天派为波利安娜。

“那么也可能有这么一个人,”温盖特沉吟道。“你总记得我告诉过你——有一天下午我钉过那个教导员,就是他盗用了支票,随后又骗取了背书。”

她点点头。“我记得。”

“第二天,我又去看他访问过的几个人。地址,我是都记下来的;我的办事人员把地址跟姓名全都配上了。”伦纳德·温盖特掏出笔记本,一页页翻过去。“其中有一个,我对他有点感情。我也不清楚是什么种感情,不过,我劝过他回来工作。就是这个。“他翻到这一页,停下来了。”他的名字叫罗利·奈特。”

原先巴巴拉是坐出租汽车到布雷特的公寓来的。那天深夜,伦纳德·温盖特临行前,约定他们三个人不久再碰次头,他一走,布雷特就驾车送巴巴拉回家。

扎勒斯基一家住在伯明翰东南郊外一个中等住宅区御橡树。布雷特身边紧紧挨着巴巴拉,一起坐在前座,他们走枫树路穿城时,布雷特说:“这真见鬼!”他一下刹住车,伸出两条胳臂搂住她。他们吻得又热烈又长久。

“听着!”布雷特说:他把脸埋在她那柔滑的头发里,紧紧搂着她。“我们到底干什么朝这个方向开去?回去,今夜跟我一起住。我们两个都需要,实在没一点理由,为什么你不该那么做啊。”

先前,温盖特一走,他就提出过这样的建议。在过去,他们也曾好多次提到过这方面的事。

巴巴拉叹了口气。她柔声说:“我叫你大失所望,是吗?”

“你从来不让我发现你会不会叫我失望,那叫我怎么能知道呢?”

她嗬嗬笑了。他有本领逗她发笑,甚至出其不意叫她笑出来。巴巴拉伸起胳臂,手指顺着他的额角摸去,抹掉她心目中的皱纹。

他抗议道:“这是不公道的!认识我们的人,个个都认为我们是睡在一起的,只有你我两个才知道我们没有那么做。连你的老头子也是那样想的。你说,是不是?”

“是的,”她承认道。“我想爸爸是那样想的。”

“我完全清楚他是那样想的。再有,我们每次碰头,老傻瓜总是让我知道他不喜欢我们见面。因此,我好比受到两面夹攻,来也不行,去也不好。”

“亲爱的,”巴巴拉说,“我知道,我知道。”

“那么我们何不干点什么——就在此刻,今天夜里?巴巴拉,心肝,你今年二十九岁了;你不见得是个黄花闺女,所以我们干吗还要装腔作势呢?

难道毛病出在我身上吗?难道我身上有股模型泥的味儿,还是在其他什么方面冒犯了你?“

她使劲摇了摇头。“不管在哪方面,你都把我吸引住了,过去,不论哪一次,我说这句话,都是从心底里说出来的,这次说的也是真心话。”

“无论什么话我们都已经说过不知多少次了。”他快快不乐地补了一句:“过去,不论哪一次,都不象这一次有意义。”

“求求你,”巴巴拉说,“让我们回家吧。”

“回我的家?”

她笑了起来。“不,回我的家。”

汽车开动了,她碰了碰布雷特的胳臂。“我也说不上;我是指有意义啊什么的。我猜想,眼下人家似乎都不象我这样思考问题;至少,我还没有象人家那样思考问题。说不定这是老式……”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我想要尝到那个甜头,我就得跟你结婚。”

巴巴拉厉声说:“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甚至也说不上,要不要跟什么人结婚;我这人事业心很重,记得吗?我也知道你不是一心想结婚的。”

布雷特咧嘴笑了笑。“这可给你说对了。因此我们何不在一起生活呢?”

她沉吟道:“也好。”

“你这话当真?”

“我说不上。我想不是不可能,不过需要时间。”她迟疑了一下。“布雷特,亲爱的,如果你希望有一段时间我们彼此不见面,如果我们每次见面,你总要扫兴……”

“那不是已经试过了吗?不管用,因为我想念你。”他毅然决然说道:“不,哪怕我常常弄得象一匹关在栏里的种马,我们还是要照这样子继续下去。再说,”他又高高兴兴添补了一句,“你也不会倔到底的。”

车子一路开去,他们都没吱声。布雷特把车子转往伍德沃德街,向南行驶,于是巴巴拉说:“为我做件事吧。”

“什么事?”

“把那幅画画完。就是我们今夜看的那一幅。”

看来他吃惊了。“你的意思是说,那可能对我们有关系吗?”

“我说不上。我确实知道那是你的一部分,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应该露露头的内在东西。”

“象一条絛虫?”

她摇摇头。“一个了不起的天才,正象伦纳德说的。这种天才,汽车工业怎么也不会给他个适当机会的,即使你把汽车设计搞下去,一直搞到你老了,也不会给你机会的。”

“听着!——我会完成那幅画的。反正我本来就有那么个打算。可你不也是干汽车这一行的吗。你的忠心又到哪儿去了呢?”

“在办公室里,”巴巴拉说。“我只尽到五点钟为止。此刻,我就是我,所以我也要你做到你就是你——杰出的、真正的布雷特·迪洛桑多。”

“就算我遇到那家伙,叫我怎么认得出来呢?”布雷特沉吟道。“好吧,就算我有画画天赋,没错儿。可你知道吗,一个艺术家,随便哪个艺术家,既要了不起,得到赏识,附带又要得到优厚的待遇,那可根本办不到?”

他们车子一拐弯,开上巴巴拉和她父亲住的那幢朴素平房的汽车道。一辆灰色活顶轿车停在他们前面的汽车间里。“你老头子在家,”布雷特说。

“叫人突然一下子浑身都凉了。”

马特·扎勒斯基正在厨房隔壁那一片兰花的前庭里,他抬头看着布雷特和巴巴拉穿过平房的边门走进来。

十八年前,马特从怀恩道特迁到这儿,买下房子,不久就修建了这个前庭。那时候,往北搬到御橡树,正好表明马特的经济情况比他小时候的境况和他波兰父母的境遇要好得多。那一片兰花的前庭之所以修建,原是想借此培养一种陶冶身心的嗜好,来摆脱他协助管理汽车厂那种精神上的紧张。其实这也难得办到。尽管马特仍然喜爱兰花的奇异姿态,纤细纹理,有时候还喜爱兰花的清香,可是,他在家里那几个小时,越来越叫他疲劳,原来照料兰花是个乐趣,后来反而成了苦活,虽说这一嗜好,他精神上永远也摆脱不了。

今夜,由于有几种紧张物资缺乏,他在装配厂里待得很晚,一小时前才回来,胡乱吃了一顿晚饭,猛然明白过来,有几棵兰花要种进盆里,要重新整顿,再也不能拖延下去了。等听到布雷特的汽车开来时,马特已经移植了几棵,最后一棵是黄里透紫的三稜兰,现在栽的地方,空气流动和湿度都会好些。他正在往花上轻轻喷雾,布雷特和巴巴拉两个人进来了。

布雷特出现在露天前庭的门口。“你好,扎先生。”

马特·扎勒斯基不喜欢人家叫他扎先生,虽说厂里有几个人也是这样称呼他来的,现在他本该打个招呼的,却只是哼了一声。巴巴拉也走过来了,她吻了一下父亲,就回到厨房,动手为大家煮一点滚热的麦乳精。

“天呐!”布雷特说。他打定主意要显得和气一些,就去察看那一层层和一只只吊篮里的兰花。“你居然还有那么多闲工夫可以花在这种轻松玩意上,真是妙到极点。”他可没有注意到马特的嘴已经闭紧。布雷特指着架子上一棵长在枞树皮上的荷包兰,赞赏道:“真美啊!活象鸟在飞。”

一时间,马特心情舒畅了些,一起欣赏那朵华丽的紫绛色鲜花,萼片和花瓣都向上卷着呢。他承认道:“想来是活象鸟。我可从没注意到。”

无意中,布雷特破坏了这种情绪。“今天是不是装配厂里的一个皆大欢喜日子,扎先生?你那班流水一样手脚不停的装配工人拧成一股绳吗?”

“就算是这样,”马特·扎勒斯基说,“也不是多亏有了那种莫名其妙的汽车设计,害得我们不得不动手干。”

“说起来,你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希望把一些伤伤你们脑子的东西丢给你们那帮车小子;不然的话,你们会单调得打瞌睡咧。”没恶意的开个玩笑,是布雷特的一种生活作风,就好比呼吸一样自然。偏巧他压根不了解巴巴拉的父亲却不是如此,马特所以把女儿那个朋友看做自作聪明的家伙,正是这个道理。

一见马特·扎勒斯基双眉紧蹙,布雷特就添补了一句说:“你们不久就要搞‘参星’了。那倒象儿童围栏,是会自动搭起来的。”

马特顿时发作了。他厉声数落:“什么都不会自动搭起来!这个道理你们那帮狂小子就是不懂得。因为你们那伙人带着大学的学位到这儿来,自以为什么都知道,认为你们画在纸上的一切都会实现。才不是呢!得要我这样的人——你管我们叫做车小子的;干活的饭桶——把它安装起来,它才……”

他的话象连珠炮一般蹦出来。

马特之所以暴跳,一则是,他今夜累得很;再则是,他知道,不错,“参星”不久就要落到他手里来了;他担任第二把手的那个厂里就得制造这种新汽车,要制造这种新汽车,厂里就要进行拆装工作,这样,老一套办法就不再管用;平常的生产问题,本来已经够棘手的了,现在顿时会成为老大难的问题,而且几个月里,日日夜夜都会发生问题;在改换车型期间,马特本人要担负解决最最棘手的故障问题,不会有什么休息,要是有几夜能够躺到床上,就算是幸运的了;此外,万一出了差错,还要受到责备。这类事,过去都经历过,次数多得记也记不清了,下一次,不久就要来到,再加上这一次,看来会叫人受不了。

马特说说停住了,他知道自己虽然不喜欢这个冒失小子迪洛桑多,其实并不在跟他谈话,不过是郁积在心头的情绪突然一下子爆发出来罢了。他正在局促不安地想把这个意思说出来,还想补上一句他感到抱歉,谁知巴巴拉却在前庭门口出现了。她脸色煞白。

“爸爸,你要为你刚才说的那番话赔个不是。”

死也不干,是他的第一个反应。“我要干什么?”

布雷特出来打圆场了;没什么事会叫他久久消不了气的。他告诉巴巴拉:“没什么;他用不着那么做。我们只是有点小小的误会。对吗,扎先生?”

“不!”一向对父亲有耐心的巴巴拉,却坚持自己的意见。她不改口说:“赔不是!你不干,我就离开这儿。跟布雷特一起。我说话算数。”

马特知道她是说到做到的。

马特对什么事都不真正了解,也不了解孩子,他们长大成人,对父母讲起话来就是不讲礼貌,他也不了解一般年轻人,他们就是那么样不守规矩;他想念妻子弗雷达,她死了已经有一年了,要是在世的话,压根就不会让这件事发生,他正是怀着这种心情,老大不高兴地嘟嘟囔囔赔了个不是,随后锁上前庭的门,去睡觉了。

没多大一会儿,布雷特就向巴巴拉道了别,走了。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