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三章_孽卵

作者:布尔加科夫 字数:5924 更新:2025-01-06 16:20:01

……七年①,一月二十日。

……而且十分高兴。谢天谢地:越荒僻,越好。我是不能看见人们的,而在此地,我是什么样的人们也看不到的,除了见见病人与农民。但他们可是丝毫也不会触动我的伤口的吧?不过,被安排到地方自治局所辖的各个地段的其他人,不会比我这个地段更糟糕的。我这一期全体毕业生,身为免征兵役者(一九一六年那一期毕业生则是二期民兵后备役士兵),均被安置在各个地方自治局。不过,对此谁也不感兴趣。友人当中我只打听到伊万诺夫与博姆加德的情况,伊万诺夫选择了阿尔汉格尔省(这是个人口味问题),博姆加德呢,诚如一位女医士所言,他守在一个跟我这个地段相类似的偏僻地段,在同我相隔三个县的戈列洛沃。我曾想给他写信的,但又打消了这念头。我不愿看见也不愿听见人们。

①毫无疑问,该是1917年——博姆加德医生注

一月二十一日。

暴风雪。什么事也没有。

一月二十五日。

多么灿烂的落日景观。米格列宾——内含antiPyrinaCoffeinauitric①。

粉末每次一千毫克……难道每次可以服用一千毫克?……可以的。

①拉丁文:氨基比林、咖啡因和拘橼酸。

二月三日。

今天收到上周的报纸。还没有去翻阅,可是心里总是惦记着剧讯栏。上周演的是《阿伊达》①。也就是说,她走上高处放声吟唱:“我心爱的朋友,请到我这儿来……”——

①意大利作曲家威尔 再说,这崩溃是不是就甚为严重呢?且让我以这些笔记为证吧。笔记时断时续,可是,要知道我并不是一名作家!难道这些笔记里有什么疯狂的思想?在我看来,我的议论推断是十分健全的呢。

吗啡瘾者拥有一种独出的幸福,那可是谁也不可能从他那儿夺去的,——这便是那种在绝对孤寂之中打发生命的能力。而孤寂——这能孕生一些重大的、卓越的思想,这能产生那种静默的观照,那种超然的宁静,那种出众的智慧……

夜在流逝,黑沉沉,静悄悄。什么地方有片树叶都脱落了的林子,这林子后面是一条小溪,冷飕飕的,秋天。很远,很远才是那乱糟糟的、狂飚突进的莫斯科。我可是什么也顾不上了,我什么也不需要,我对哪儿也不神往。

燃烧吧,我这灯里的火焰,静悄悄地燃烧吧,经历过莫斯科的这些奇遇之后,我一心所想要的是休息,我有心将它们给忘却。

我便忘却了。

我忘却了。

十一月十八日。

霜冻。气候变得干燥了。我出了门,沿着一条羊肠小道朝小溪走去,因为最近我几乎从未呼吸到室外的空气。

个性崩溃——就让它崩溃去吧,但我仍然在试图阻止这崩溃。譬如说,今儿早晨我就没有注射。(……)我真可怜安娜。每一个新的百分比都是在要她的命呀。我可怜她。啊,多可怜的人!

是呀……是这样……你瞧……当我觉得难受时,我决定还是受一阵折磨得了(且让N教授来对我这模样欣赏一番吧),我拉开针头,走出家门,上小溪边去了。

多么荒漠而冷寂啊,没有声音,没有动静。黄昏尚未出现,但它已隐身在什么地方,这就要从沼泽地、杂草丛、树桩间浮游出来……这就要朝列夫科沃医院奔袭过来……我也在蹒跚而行,手中拄着拐棍(实说吧,近来我的身体已经很有几分衰弱了)。

走着走着。我突然看见,在那小溪边,顺着斜坡,一个满头黄发的小老太婆朝我疾飞而来,她那件色彩鲜艳形如钟罩的裙子下面,两条短小的腿脚并没摇动……起初,我没明白她这是怎么回事,甚至也没感到惊恐。小老太婆不过是小老太婆呗。奇怪的是——这小老太婆怎么在大冷天里没戴头巾,只穿一件短衫呢?……而紧接着又有一个疑问,这小老太婆来自何方?她是谁呢?我们在列夫科沃的接诊一结束,最后一批农家的雪橇便各奔东西,于是,方圆十俄里——便是一个人影也见不着的,有的只是一团又一团的薄雾,一块又一块的沼泽,一片又一片的森林!而随后,我的脊背上一下子就冒出冷汗来了——我明白了!这小老太婆并不是跑,而正是在飞,脚不着地地飘飞哩。好兆头吗?但并不是这情形迫使我喊叫起来,而是这小老太婆双手握着一把草叉。我何以这么惊恐呢?为什么?我跪下一条腿来,伸开双手捂住双眼,以免看见她;过后,我转过身来,一瘸一拐地往回跑,往家中奔,犹如奔往一个可以生还的得救之地,我什么欲望也没有了,只求我的心脏别进裂,只求尽快地跑进那温暖的寓所,只求见到活着的安娜……还有吗啡……

我跑回来了。

一派胡言。无根无据的幻觉。偶然涌现的幻觉。

十一月十九日。

呕吐。这真难受。

我同安娜二十一日夜间的谈话。

安娜:——医士是知道的。

我:——真的?无所谓了。没关系的。

安娜:——你要是不离开这儿上城里去,我就上吊去。你听见没有?你看看你这双手,你看看。

我:——它们是有点发抖。可这丝毫也不妨碍我工作。

安娜:——你看看——它们可是透明的了,只是皮包着骨……你看看你这张脸……你听我一句,谢廖沙,你离开吧,我恳求你,你离开吧……

我:——那你呢?

安娜:——你离开吧。你离开吧。你可就要完了。

我:——喏,这话言重了吧。不过,我自己确实也闹不明白,我的身体何以就垮得这么快?要知道我染病还不到一年哩。看来,我这人的体质本来就如此。

安娜(悲伤地):——有什么能使你起死回生呢?也许,就是你那位叫阿姆涅丽丝的妻子?

我:——噢,不可能的。你放心吧。谢谢吗啡,是它使我摆脱了她。

安娜:——唉,你呀,天哪——我该怎么办呢?……

我想,也只有在小说里才会有像这个安娜这样的人。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康复,我定要将我的命运与她永远结合在一起。但愿那一位别从德国归来。

十二月二十七日

我很有些日子都没拿起笔记本来了。我裹得严严实实的,马车在等着我哩。博姆加德离开了戈列洛沃地段,我被派去接替他的位置。派到我这个地段的——是一位女医生。

安娜——在这里……她会上我那儿去的……

虽说相隔三十俄里。

截然决定了:从一月一日起我就请病假,为期一个月,上莫斯科去,找那位教授看病。我又得在那治疗卡上签字,然后在他的诊所里领受一个月的非人的折磨。

别了,列夫科沃。再见了,安娜。

一九一八年

一月。

我没有启程。我不能同我这晶体的可溶解的小神灵分手。

治疗时我准会完蛋的。

我的脑海中愈来愈频繁地涌现这么一个念头:我不需治疗的。

一月十五日。

早上呕吐。

黄昏时三针百分之四的溶液。

夜里三针百分之四的溶液。

一月十六日

白天里,有手术,因而很是抑制了一段时间——从夜里直到晚上六点。

黄昏时分——这可是最为可怕的时刻——在住所里,我都已经清晰地听见那单调乏味而又咄咄逼人的声音,这声音反复念叨着:——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

注射过后,一切顿时荡然消失。

一月十七日。

暴风雪——没有病人要接诊。抑制时,我在读一本精神病学教科书,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恐惧不已的印象。我这人是完了,没指望了。

抑制时,树叶的沙沙声都会令我心惊肉跳,我觉得人们一个个都是面目可憎;我害怕他们。欣快时呢,我则喜爱他们每一个人,但我更喜爱孤寂。

在这里,是需要小心谨慎的——这里,有一名男医士,两名女助产士。需要十分留意,才不致于暴露自己。我变得老练了,不会暴露自己的。谁也不会打听到,眼下我这儿就有吗啡储备。我亲自配制溶液,或者,预先就把配方寄给安娜。有一回,她曾(荒唐地)尝试用百分之二来替代百分之五。她亲自冒着严寒与暴风雪从列夫科沃把溶液送来了。

为这事我们俩在夜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我说服了她,要她别这么干了。对这里的全体医护人员呢,我则宣称,我有病,我许久许久地琢磨,绞尽脑汁,一心要杜撰出什么样的一种病来。我声称,我患有腿风湿和严重的神经衰弱。我提醒他们说,我就要在二月里离开这里休假去,上莫斯科治病去。事情都很顺当。工作没有任何间断。在我闹起那种总要打嗝儿而抑制不住的呕吐的那几天里,我就避免去给病人做手术。因而,又不得不添上患有胃炎这一说。唉,一个人身上患有的病也太多太多啦!

这里的全体医护人员都很有怜悯心,一个个都主动催促我快休假去。

外表:瘦削,面无血色,苍白如蜡。

我洗了个盆浴,并在入裕时在医院的磅秤上称了称体重。去年,我体重四普特①,现在呢,是三普特十五俄磅。我朝指针看了一眼,不禁诚惶诚恐;过后,这份惶恐消失了——

①一普特约为16.38公斤。

两只臂膀的前部已布满那不断长出的脓疮,两条大腿上也有。我不会无菌配制溶液,此外,有那么两三回,我注射时用的是未经煮沸的注射器,启程之前太匆忙了。

这种操作是不许可的。

一月十八日。

有过这样一次幻觉:我期待着黑糊糊的窗口出现一些面色苍白的人们。这真让人受不了。只有一幅窗帘。我便在医院里拿了一块纱布给挂上了。借口呢,我就是想不出。

唉,真见鬼!说到底,我为什么就得为自己的一举一动想出借口不可呢?这可的的确确是苦折磨,而不是生活了!

我是否在顺畅地表述我的思绪呢?在我看来,顺畅。

生活?真可笑!

一月十九日。

今儿在班上,接诊间歇时,我们在药房里休息、抽烟那会儿,那男医士一边捻药粉,一边讲述道(不知怎么的还带着笑声),一位女医士染上吗啡瘾,由于没有机会弄到吗啡,她便每次服用半小杯鸦片酊。在他讲述这种令人痛苦的事情那会儿,我真不知道该把我的目光藏到哪里才是。这种事情上又有什么可笑之处呢?我直觉得他这人面目可憎。这里又有什么可笑之处呢?有什么呢?

我像小偷似的蹑手蹑脚地溜出了药房。

“您认为这种病有什么好笑之处吗?……”

但我还是忍住了,忍……

处在我这种境地就不应当那么特别自以为是地待人了。

唉,这个男医士。他也同那些精神病医生一样心肠冷酷,那些医生们可是帮不了病人什么、什么、什么忙的。

什么忙也帮不上。

前面的那几行,写于抑制之时,其中自有不少不公正的东西。

二月一日。

安娜来了。她面色蜡黄蜡黄的,病恹恹的。

是我把她给毁了。我毁的。没错,我的良心承荷着这莫大的罪孽。

我向她发了誓,二月中旬我一定离开。

我能不能履行这誓言呢?

没错,我能履行的。

这就意味着,我还能活下去。

二月三日。

就是这样:一座小山。它覆盖着冰雪,无边无涯,就像是童年岁月里听说的童话里雪橇将之连同卡伊①一起给运走了的那座小山。我这可是最后一次在这座小山上飞驰,我也清楚,下面等待着我的是什么。哎呀,安娜,你很快就要大难临头了,要是你爱我的话……——

①卡伊:安徒生童话《雪女王》中的小主人公。

二月十一日。

我决定就这么办。我去找博姆加德。为什么恰恰就是去找他呢?就因为他不是精神病医生,就因为他年轻,而且还是大学同窗。他那人健康,强壮,可是性情柔和,要是我没记错的话。我是记得他的。兴许,他会找……我能从他那儿得到关切。他是能想出什么法子来的。且让他把我带到莫斯科去吧。我可不能上他那儿去哟。我已经获准休假了。我得躺着。我不去医院上班了。

我可是诬蔑了那个男医士了。喏,人家笑笑……并没有什么的。他常来看望我。总是请我到班上去听诊听诊。给他指点指点。

我没答应。又找拒绝的借口?我可不愿杜撰什么借口了。

给博姆加德的那封短信已经寄出。

人们啊!有谁能帮帮我呢?

我悲怆地叹息起来。如果有谁读到这句话,他会以为——这是做作。不过,谁也不会读到的。

在给博姆加德写信之前,我把一切都回想起来了。脑海里尤其浮现出十一月的莫斯科的火车站,那时,我从莫斯科逃出。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晚上。我在厕所里注射偷来的吗啡……那真是活受罪。门口挤满了人,人声如钢铁般轰鸣,人家责骂我久久地占着地方,双手不住地颤抖,门钩也不住地在颤抖,眼瞅着,门马上就要敞开来……

就是从那会儿起始,我身上便生出一些疖子。

回想起这一切,我哭了一夜。

十二日夜。

又是一次哭泣。夜间的这份软弱这份下作又有什么用处呢?

一九一八年二月十三日拂晓时分记于戈列洛沃

我满可以祝贺自己了:我已经是一连十四个小时都没有打针了!一连十四个小时呀!这可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天色已然蒙蒙发亮。我马上就要成为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了。

应当按照深思熟虑的决定去行事。我并不需要博姆加德,也不需要任何人,拖延自己这条生命,哪怕再延长一分钟,也是可耻之举。延续这条生命吗——不,绝不能。药,就在我手边哩。我先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喏,得了,下手吧。我对谁也不欠下什么的。我毁掉的只是我自个儿,再有,就是安娜。我还能怎么办呢?

时间能治愈一切的,就像阿姆涅丽丝吟唱的那样。她的日子,当然,过得又单纯又轻松。

这本笔记留给博姆加德。一切……

一九一八年二月十四日,拂晓时分,我在远方的一个小镇上,读完了谢尔盖-波利亚科夫的这些笔记。摆在这里的这些笔记是全文,没有经受任何改动。我不是一名精神病医生,我不能有把握地说,这些笔记是否可资借鉴,是否为人所需呢?

在我看来,它们还是为人所需的。

现在,在十个年头都过去之后的今天,——这些笔记所引发的那份怜悯与那份恐惧均已逝去。这很自然;但是在现如今,当波利亚科夫的躯体早已腐烂,对他这人的记忆也全然消失的时候,重读这些笔记之后,我依然对它们有兴趣。兴许,它们还是为人所需的?我是敢斗胆断然肯定这一点的。安娜-基里洛夫娜于一九二二年在她工作的那个地段死于麻疹伤寒。阿姆涅丽丝——波利亚科夫的首任妻子——栖居国外。她不会回来的。

我能否将人家赠送给我的这些笔记发表出来呢?

我能。我能发表的。医生博姆加德。

一九二七年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