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主人,登录可以同步各端数据
去登录>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立即登录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下载APP
Mccms内容管理系统APP
随时随地畅读小说
登录/注册
游客
退出
会员到期
购买>
续费>
金币
0
月票
0
分类
全部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佛学宝典
佛学宝典
官场小说
儒理哲学
历史传记
诗词戏曲
文学艺术
玄学五术
学术杂记
天文地理
类书文集
外国名著
世界名著
男频
女频
题材
全部
玄幻
奇幻
武侠
仙侠
都市
言情
历史
军事
游戏
悬疑
科幻
灵异
二次元
短篇
进度
全部
连载
完结
资费
全部
免费
收费
VIP专属
字数
全部
30万字以上
30-50万字
50-100万字
100-200万字
200万字以上
筛选
最具人气
最新更新
最多收藏
共
198
个筛选结果
大唐创业起居注
历史传记 · 温大雅
唐温大雅撰。大约在唐武德九年 麲) 前写成此书,凡3卷。记述李渊父子创建唐王朝的经过。第一卷记他们起兵至发引48日之事。中卷记他们自太原攻克长安126日之事。下卷记李渊摄政至即帝位183日之事。叙述了李渊打败历山飞、智胜突厥、又长驱直入长安,一路纪律严明,赈济穷困,选任贤能,清理狱讼,以及宇文化及发动宫廷政变、勒死隋炀帝,直至宇文化及失败,李渊即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武德等事。书中多次提到李密、称颂他 “恭俭自励,布衣蔬食,所居之室,积书而已,子女珍玩,一无所取,赈贷贫乏,敬礼宾客”。书中并与一般唐代史书多只记二郎,而删去大郎不同,多次将建成与世民并提。作者温大雅,曾随李渊起兵,任记室参军,专掌章表书记文檄。所记多为亲身经历。又在秦王任太子之前写成此书,因此得以如实反映历史实际。《秘册汇函》、《津逮秘书》、《唐宋丛书》、《说郛》、《四库全书》、《学津讨原》、《藕香零拾》、《山右丛书初编》、《丛书集成初编》 均收此书。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今人李季平、李钖厚的点校本。
3人气
续资治通鉴长编
历史传记 · 李焘
宋李焘撰。五百二十卷。编年体北宋史。焘取北宋九朝史事,仿司马光《资治通鉴》体例,著为此书。起建隆,迄靖康,凡一百六十八年的历史。自孝宗隆兴元年)至淳熙四年),分四次上进。淳熙十年,重编定为九百八十卷,并上《举要》六十八卷,《修换事目》十卷,《目录》五卷,共计一千零六十三卷。凡实录、国史、会要、野史、家乘、墓志铭、行状等有关资料,无不广收博采。其中分注考异,详引他书,保存大量史料,既可考定《宋史》、《辽史》及现存文集、笔记传写之误,又可从中辑存佚文、佚书。原书世鲜传本,今本系清乾隆时《四库全书》馆臣由《永乐大典》中辑出,缺佚英宗治平四年四月至神宗熙宁三年三月、哲宗元祐八年七月至绍圣四年三月、元符三年二月至十二月,以及徽宗、钦宗两朝史文。清辑写本藏于南北七阁,后因兵火,已有散失。嘉庆时,张月霄据阁本抄本印刷,称爱日精庐本。光绪时,浙江巡抚谭钟麟延杨莹、黄以周等以爱日精庐本为底本,校以文澜阁残本,多有是正,由浙江书局刊刻。今有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及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影印本。
3人气
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
历史传记 · 张君劢
《民主宪法十讲》是张君劢阐述自己宪政理念和对宪草条文意见的真实记载,不仅凝聚着他多年赴外习法的艰辛成果,而且包含着他用民主宪政对中国未来前途命运进行探索,试图为中国的强大复兴寻找一条强国之路的孜孜追求。全书十讲,内容包括国家为什么要宪法,吾国宪政何以至今没有确立,人权为宪政基本,国民大会问题,行政权(总统与行政院),立法权等内容。 本书是张君劢宪法思想的典型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宪法学经典读物。本书讲述了中国宪法的十大基本问题:国家为什么要有宪法,吾国宪法何以至今没有确立,人权为宪法基本,国民大会问题,行政权(总统与行政院),立法权(立法院等),司法独立,民主国政党,立宪国家财政,朝野上下之大责任等。
3人气
新序
历史传记 · 刘向
刘向撰。原书30篇,《汉书·艺文志》儒家类著录,隋、唐史志均作30卷。至宋代原书已残,由曾巩重新辑成10卷,即今传本。其书取材于先秦至汉初经史诸子书,内容时限起自舜、禹时,讫于汉初。篇目分为“杂事”(卷1至卷5)、“刺奢”(卷6)、“节士”(卷7)、“义勇”(卷8)、“善谋”(卷9、卷10),共165条。卷3末“邹阳上书”、卷7末“苏武”、卷10全部11条,共13条为汉代材料,其余记先秦事(据《汉魏丛书》本统计)。刘向主旨是取古书嘉言善行材料为宣扬儒家道德服务。从书中内容看,由于取材来源驳杂,故事与说教不合,所叙史实与其它史传也不合,故不能作为经史著作看,只能归入小说。刘向叙事情节极简略,却偏重议论。有意义的故事集中在“杂事”、“刺奢”中,如卷1孙叔敖见两头蛇、虎会谏赵简子,卷2无盐女,卷3乐毅、邹阳、燕惠王往来书信,卷5叶公好龙,卷6卫灵公论宛春等。传世版本主要有《汉魏丛书》本、《四库全书》本、《百子全书》本、《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清人卢文绍有《新序校补》1卷,收入《抱经堂丛书》。清人王仁俊辑《新序
3人气
新书
历史传记 · 贾谊
也称《贾子》,西汉贾谊政论著作,共10卷58篇(今缺两篇)。隋唐以来多有散失,又多次整理,有人怀疑现存本可能有后人编补,但大体可信。内容主要是根据秦朝灭亡的教训和西汉初的政治经济状况,向汉初统治者建议的长治久安之策。“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过秦论》下)。在《大政》、《过秦论》、《俗激》、《六术》和《道德说》等各篇中阐述了民本政治伦理思想,提出“民无不为本”、“民无不为命”等命题,认为“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大政上》)强调“施仁义”、进行德化教育对于取得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维护其统治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强调“定经制”,将“忠孝”作为维护和巩固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3人气
曾国藩家书选
历史传记 · 龙榆生
商务印书馆三四十年代所出普及读本,《曾文正公家书》通行本共八卷,有千余封,都是写给自己的祖父、父亲及兄弟的。龙榆生选取了其中五六十封,并对其中典故和所及人物加以注解,编成这本《曾国藩家书选》,由商务印书馆发行,成为商务“中学国文补充读本第一集”中的一种,由王云五等三人主编。所选标准据龙先生导言说,是治学和做人两类,即“修德读书”。猛地一看,这些信往往家常琐碎,静下心来反复涵泳,才能得其意蕴所在,近代以来,曾、梁(启超)二家子弟最出色,恰巧两家皆以家书名,应该不是单纯凑巧的事。好家教,好家风,皆在家常琐碎,潜移默化中养成。
3人气
中国史纲要
历史传记 · 翦伯赞
中国通史教材。翦伯赞主编。写于1961年,1964年7月出齐。全书约72万字,分为4册。第1册包括1—4章,叙述了中国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期的内容。第2册的5—6章和第3册的7—8章,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从全盛到衰落的过程。第4册包括9—11章,叙述了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全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与近代历史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进程,对于历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农民战争以及主要思想文化成就,叙述尤为详尽对于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历史及与汉族的交往也都作了必要的介绍。该书观点鲜明,文字简练,资料丰富,吸收了考古发现的最新资料成果,是一部完整的通史教材,适合大学历史系和本科学生之用。本书从1962年至1966年,先后出版了第三、第四和第二册。1979年在邓广铭教授主持下全书四册一并印行。1982年应读者要求,本书改为上、下二册。
3人气
九州春秋
历史传记 · 司马彪
西晋司马彪撰。九卷,惟《隋书·经籍志》作十卷。记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及战争事迹。九州指司、冀、徐、兖、荆、扬、梁、益、幽。已佚。今有清黄奭辑本,收入《汉学堂丛书》。
3人气
平宋录
历史传记 · 刘敏中
一名《大元混一平宋实录》,又称《丙子平宋录》。史书。元刘敏中撰。三卷。是书旧题杭州路司狱燕山平安庆撰,实为刊刻时未加详究之误。前有元成宗大德八年年)郑琦、方回、周明三人之序。卷一、卷二记载元丞相伯颜率兵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年)九月至十三年五月攻下临安,及宋幼主北迁之事。与《元史·伯颜传》所载大致相符。但亦不乏可补史缺或据以考证史事之处。卷三有《元世祖封瀛国公诏》、《巴(伯)颜贺表》及追赠河南路统军郑江事,皆《元史》所遗,颇可资参考。书中于伯彦多有溢美之词,于元兵乱杀无辜等事却均未提及。《文渊阁书目》有《元平宋录》一部,未注卷数。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此书为十卷,不见传本。此书最早刊刻于至元三十一年年)。另有1921年影印本,收入《墨海金壶》丛书。
3人气
辽宋夏金史讲义
历史传记 · 邓广铭
《辽宋夏金史讲义》是根据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辽宋的先后建国及其对立与斗争;第十一世纪的宋帝国;辽与北宋的衰亡和女真族的崛兴与建国;南宋与金的对立和斗争;宋代的国民经济;宋代的文化。辽宋夏金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期,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以及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变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等都空前突出,纷纭复杂,作者高屋建瓴,立足宏观,使读者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有“示诸掌”的之感,实为该领域重要的学术入门之作。
3人气
辽志
历史传记 · 叶隆礼
旧题南宋叶隆礼撰。不分卷。摘取《契丹国志》卷首《初兴本末》,第二十二卷《族姓原始》、《国土风俗》、《并合部落》、《兵马制度》、《建官制度》、《宫室制度》、《衣服制度》、《渔猎时候》、《试士科制》和第二十七卷《岁时杂记》等篇,余皆不取。有《说郛》、《古今说海》版
3人气
岳飞传
历史传记 · 邓广铭
岳飞的传记性专著。邓广铭著。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1983年出增订本,改写内容约占全书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邓广铭,山东临邑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本书34万多字,正文分21章,阐明了南宋初年的政治、军事形势,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岳飞的一生,并作了公正的评价,认为抗金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岳飞是南宋的一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杰出的战略家和军事家。认为岳飞镇压杨么等起义军虽有罪咎,但不是他毕生事业的主要方面。在附录和后记中,还对有关岳飞生平史实的各种资料进行了辨析考正。把岳飞及有关问题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研究岳飞的一本代表性著作。
3人气
三国遗事
历史传记 · 一然
朝鲜现存重要古籍之一。高丽忠烈王时代的名僧一然所著的历史书。5卷2册,印刷版。记述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及古朝鲜的遗事。全书首先记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的年表,然后分五卷。1—2卷纪异,3卷兴法,4卷义解,5卷神呪、感通、避隐、孝善。除王历外,其余八个部分内含一百三十八个小节。成书年代不详,据推约作于1281年前后。
3人气
过江七事
历史传记 · 陈贞慧
该书以纪事本末体的方式专记南明福王政权的七件大事,是研究南明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3人气
杜甫评传
历史传记 · 陈贻焮
杜甫传记。陈贻焮撰。此书共为上、中、下3卷,百余万言,分别于1982年、1988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在书中以杜甫生平为线索,以唐代社会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对杜甫的家世、生活、创作、交游作了深入的研究。书首载南薰殿本杜甫像,宋刻本《杜工部集》书影。正文前有林庚序、傅璇琮序,作者自识,书末有葛晓音跋。《评传》的作者没有把杜甫简单化,既没有像封建社会某些士大夫那样把他看成每饭不忘君的诗圣,亦未将杜甫贬成一钱不值的地主老财,只是如实地根据杜甫本人的作品,把受多种社会条件约束的杜甫介绍给读者。诚如傅序所云:“书中往往在一些较为专门性的论述以后,就接着以亲切的笔调向读者介绍杜甫的生活,他的朋友,他的诗歌艺术手法的特点,犹如冬夜围炉听一老友在谈论他所感兴趣的事情。”此书精于考订,敢发新见。既注意有分析地吸取清代钱谦益、杨伦、浦起龙、仇兆鳌,以及现代闻一多、俞平伯、冯牧、萧涤非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又在深入搜罗、考察史料史实的基础上,对诗人的游踪、交往和杜诗的写作年代等作了不少考订工作。同时在介绍杜诗时,往往能阐发自得之见。如对《自京赴奉先咏怀》作者云:“浑成之作,须浑成之体,庶几得其大致若详加剖析
3人气
中国通史(第九卷)
历史传记 · 白寿彝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本书上册分为甲、乙、丙三编,甲编主要叙述了明史研究的文献资料及研究概况;乙编论述了明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外交流的发展情况;丙编则对明代的土地、户口、赋役、科举、铨选制度,商业、手工业、工程技术、阶级结构等主要的典章制度和重要问题作了专题论述。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尤其是土地、户口、赋役、阶级结构等数章,是明史研究中的力作,反映了较高的理解水平和研究分析能力。本书下册为丁编人物传记,论述了明代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共100多位,其中有帝王、内阁大臣,有突出政绩的著名官吏、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医学家、军事家,以及明代专权的几大宦官,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活动的描述,生动展现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深了人们对明代社会历史的了解。本书还设专章论述了明代数学、
3人气
中国通史(第八卷)
历史传记 · 白寿彝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中国通史 第八卷——中古时代·元时期(上下)》上册分为甲、乙、丙三编,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关于蒙元史的文献资料及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情况;论述了元皇朝的建立、发展及衰亡的历史;论述了元时期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本书吸收了国内外蒙元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目前学术界蒙元史研究的最高水平。与同类书相比,本书最具特色的是甲编序说和丙编典志,甲编对于文献资料和研究情况的全面深入的阐述是国内仅见的;丙编各章均由各专家学者负责撰稿,对这些问题均有深入的分析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下册主要是蒙古兴起至元朝灭亡这一时期重要人物的传记与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发展情况的专题论述。本书论述了这一时期在政治、军事、学术文化方面较为重要的人物,如拖雷、阿里不哥、真金、合撒儿、按赤
3人气
中国通史(第七卷)
历史传记 · 白寿彝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中国通史 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下)》本卷综述五代、辽、宋、西夏、金史,分序说、综述、典志、传记4编。在序说中,对这个时期历史研究的材料、研究状况、考古发现分门别类进行概述;在综述中通贯叙述这前后近500年历史的发展过程;在典志中对各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典章制度进行研究;在传记中对重要人物作了生动具体的论述,并对这个时期科学技术作颇具深度的概括。参与本卷撰写的都是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全书内容丰富,叙事全面,语言流畅,是国内外第一部通贯综述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断代史巨制。
3人气
中国通史(第六卷)
历史传记 · 白寿彝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中国通史 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下)》本书上册分为甲、乙、丙三编,甲编序说叙述了有关隋唐时期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研究概况;乙编概括而系统地论述了隋唐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勾划了隋唐历史发展的主线;丙编典志对隋唐时期重要的典章制度,如赋税、户籍、田制、兵制、官制、科举制度、刑律、婚姻礼俗等都作了精到的专题论述。本书下册主要是隋唐时期的人物传记和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诸科发展概况论述。本书收录了这一时期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人物以及著名的经济家、史学家、文学家、佛学家、科学家、画家、书法家等,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活动,多方位地生动地展示了隋唐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
3人气
中国通史(第五卷)
历史传记 · 白寿彝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中国通史 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下)》上册分为甲编序说、乙编综述、丙编典志三部分。甲编分别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资料研究概况、考古研究情况以及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学术研究概况。乙编则对该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作了综合的论述。丙编对该时期的主要典章制度(门阀制度、赋役制度、户籍制度、兵制等)作了专题论述。本书吸收了近几十年来的考古研究成果,反映了当前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下册选择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重要人物之传,如在政治军事方面,选了袁绍、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周瑜、司马懿等,在文化方面选了曹植、阮藉、陆机、陆云等,在科技方面选了葛洪、祖冲之、郦道元等,通过描述这些人物的具体活动,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时
3人气
中国通史(第四卷)
历史传记 · 白寿彝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中国通史 第四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下)》第四卷上册共分甲、乙、丙三编。甲编“序说”,列举了秦汉史研究的各种主要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包括秦汉古都、长城、秦始皇陵、西汉帝陵、秦汉简牍和石刻等;介绍了近代史学对秦汉史的研究,以及建国以来关于秦汉民族史、经济史、政治史、学术思想史和社会性质问题的研究。乙编“综述”,主要写秦汉的政治史。编中介绍了当时正在形成的汉民族以及秦汉境内和其周边的其他各族。丙编“典志”依次写了秦汉时期的农牧业,土地制度和阶级结构,官民手工业,手工业技术,商业和货币,都会和里(坊)市制度,国内外交通,户籍、上计、赋税、徭役、职官制度,官吏的选用和考核,赐爵制度,兵制和刑法制度。下册内容以介绍秦汉历史人物的传记为主,其中包括秦汉著名的皇帝
3人气
中国通史(第二卷)
历史传记 · 白寿彝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中国通史 第二卷——远古时代》,本卷是多卷本《中国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考古资料探索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中国原始社会的状况,上起人类的原始,下与夏商周对接,科学地全面地勾勒了中华大地上史前民族、文化及社会发展脉络。这是填补空白的杰作。书中附有图片150余幅,更可增进读者的感性认识。此书既可作通史的一个部分读,又可单独当高校文科教材使用。
3人气
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历史传记 · 白寿彝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第十一卷近代前篇(上下册)》本书叙写了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一段历史。上册包括文献资料和研究概况;历史基本线索的综述;典章制度的变革及经济、文化学术、科技、艺术等的发展演变。下册为人物传记,共收入35位中国近代史上的代表性人物,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文字畅达、持论公允,基本上反映了当前学术研究水平。
3人气
唐朝历史的教训
历史传记 · 岑仲勉
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其经济发达,疆域辽阔,科学技术领先,是当时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大国。它开创了“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繁荣景象。然而,也是这样一个辉煌的大唐王朝,在开元盛世之后以不可挽回的趋势逐步走向衰落。安史之乱的爆发,藩镇割据局面的愈演愈烈,吐蕃、契丹之侵略扩张,王仙芝、黄巢之农民起义…… 本书会告诉你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盛世王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本书作者作为唐史研究领域的大家,对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和重要史实进行了有力的论证,对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深度还原了大唐王朝被人忽略的历史真相。
3人气
丰子恺自述
历史传记 · 丰子恺
精心撷取了丰子恺的自述性文章数十篇,分为“童年记忆”“苦学经验”“居缘缘堂”“艺术逃难”“日月楼中”“艺术年表”等六个部分,内容涉及作者的童年回忆、求学之路、笔墨生涯、历史流光和生活随感等,可借以系统了解这位艺术大师颠沛而赤诚的一生。
3人气
谥法备考
历史传记 · 杨应琚
杨应琚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编纂的谥法研究专著,为古代谥法制度的集大成文献。全书共六卷,分为三大部分:卷一《谥法》系统阐释谥号的定义与分类;卷二《谥法总论》梳理谥法源流与理论框架;卷三至六《谥法指实》按朝代辑录周代至明末的谥号实例,涵盖帝王、臣僚及特殊群体(如隐士、宦官),并附作者考辨按语。 杨应琚时任西宁道官员,以考据精审著称。此书首次系统整合上古至明代的谥法资料,被陈弘谋誉为“自有谥法以来,未有如此书之提要钩玄者”。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文献集成性,补全了历代谥法案例的缺漏;二是理论创新性,结合史实分析谥号授予逻辑;三是影响深远,成为清代谥法制度研究的基础,直接启发鲍康《皇朝谥法考》等后续著作。
3人气
高宗武回忆录
历史传记 · 高宗武
这本《高宗武回忆录》是他离开香港赴美国定居后,在1944年8月完成的英文手稿。是高宗武对自身经历的回溯,以独特视角揭开了民国时期外交风云的隐秘面纱。书中,高宗武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细致描绘了1934年至1939年间中国对日外交的复杂局势。作为民国政府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他深度参与多场重要外交谈判,书中如实记录与日本高层的周旋交锋,将当时外交官员在国家危难之际的艰难抉择与博弈,生动呈现于读者眼前。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书中对“高陶事件”有详尽叙述,他与陶希圣冒死揭露汪精卫叛国投敌行径,这一情节不仅展现出他的民族大义,更让读者得以窥见抗日战争时期暗流涌动的政治斗争。《高宗武回忆录》语言平实,却充满历史厚重感,是研究民国时期外交史、中日关系史及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历史的珍贵一手资料,为后人了解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视角。
3人气
王映霞自传
历史传记 · 王映霞
本书再现了左翼作家郁达夫的前妻王映霞的传奇一生,她的人生跌宕起伏,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感情生活上,她先是与郁达夫结婚,后因两人的误会又离婚,数年后又与钟贤道结婚,两次婚姻都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其情感历程不仅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也展现了现代文学史的独特一面。作为知识女性,王映霞还与胡适、鲁迅、丁玲、徐志摩、陆小曼等文化名人多有来往,对此本书都有详细的讲述。全书语言流畅简洁,情感细腻真实,不失为一幅生动的民国生活图卷。
3人气
自由的人
历史传记 · 佚名
本书是以梁实秋、林语堂为代表的众多亲历者,对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位极具争议性的文人——徐志摩、郁达夫、闻一多、林语堂生平片段的追忆。在众人多角度的回顾中,四位文人的人生轨迹、思想流变、人际交往等细节,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均为与这四位大家有过直接接触和生活的人,因此读起来真实可信,读者宛如进入历史现场一般。 本书的众多史料均为大陆所鲜见,如徐志摩与陆小曼、王庚、翁瑞午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的真相,闻一多早年在美国留学的传奇经历,林语堂如何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游刃有余等等。
3人气
杂记赵家
历史传记 · 杨步伟
本书提供了丰富的近现代史料。由于作者交往的人员大都是现代中国学术界的名流,所以,她能够给我们讲述她个人对这些重要学人的印象。如,书中对胡适、钱玄同、梁启超、蔡元培、刘半农、蒋梦麟、金岳霖、陈寅恪、傅斯年、罗家伦、李方桂、徐志摩的描写,无论是肯定,还是臧否,都让人感到平实,毫无借别人之重来抬高自己,故这样的回忆读者读来放心,当然,作者自己写来也是自如。譬如,在回忆二十年代她与赵元任旅行到德国时,记录了当时在德留学的中国学生风行与原来包办结婚的妻子离婚之事,这原本是留学生们的一种生活,但作者在这里插入一句:在这些留学生中,只有陈寅恪、傅斯年埋头学习,不涉这类事,他们是(《红楼梦》)宁国府大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最干净。
3人气
上一页
首页
1
2
3
4
5
6
7
末页
下一页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